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小津安二郎大全
ISBN:9787532797042
作者:编者:(日)松浦莞二//宫本明子|责编:陈飞雪|译者:周以量
定价:¥138.0
出版社:上海译文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551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聆听小津安二郎 采访集I
  山内静夫
  香川京子
  司叶子
  岩下志麻
  坂本龙一
  回放 小津安二郎的言论·1
第二章 了解小津安二郎 评论集I
  情书 中井贵惠
  我心中的人——回忆舅父小津安二郎 长井秀行
  母亲的哥哥 山下和子
  回忆小津先生 川西成子
  那时,在玄关的入口处 菅野公子
  《长屋绅士录》再考 立川志 Raku
  22ND CENTURY EARLY SUMMER 岛田虎之介
  岩下志麻的孤独——小津安二郎兴趣的转移 保坂和志
  在 OZU 的国度里成长 凯瑟·盖斯特
  “大家的小津会” 加濑亮
  如何观看小津的无声电影 北村薰
  过去、现在都苦涩 光原百合
  想继承“小津”的人 中村纪彦
  为何是小津 周防正行
  与小津电影相遇 想田和弘
  小津安二郎与家庭的孤影 深田晃司
  东京物语 / 东京物语 松浦莞二
  关爱他人的小津安二郎 志村三代子
  在微明时分 四方田犬彦
第三章 观看小津安二郎 资料集
  少年时期的绘画 松浦莞二
  小津安二郎的绘画与设计 冈田秀则
  野田高梧的 8 毫米胶片 松浦莞二 / 宫本明子
  复刻 中国影集
  照片的背景 松浦莞二
  小津安二郎与部队 内田树
  描绘家庭的一个男人的家庭 松浦莞二
  对谈 读小津安二郎的俳句 纪本直美 / 宫本明子
  回放 小津安二郎的言论·2
第四章 传记 小津安二郎 松浦莞二
  回放 小津安二郎的言论·3
第五章 小津安二郎访谈 采访集II
  末松光次郎
  川又昂
  田中康义
  筱田正浩
  兼松熙太郎
  田边皓一
  米歇尔·西翁
  回放 小津安二郎的言论·4
第六章 了解小津安二郎 评论集II
  晚年的小津安二郎被人们遗忘了吗 佐藤忠男
  小津安二郎再考 大卫·波德维尔
  韩国的电影资料馆与小津电影 闵爱善
  与蓼科相关的必然的向量 北原克彦
  蓼科这个舞台 渡边千明
  “东京物语”的双重束缚 高桥世织
  40 毫米之谜 松浦莞二
  “不需要第二个小津”?——小津安二郎与成濑巳喜男之比较
  苏珊娜·谢尔曼
  夫妻俩是“茶泡饭之味” 宫本明子
  小津电影中的念经 正清健介
  舒缓且严苛的电影音乐 野见祐二
  天气爽朗也有个限度——关于小津安二郎电影的音乐
  长门洋平
  《晚春》计划 埃里克·尼阿利
  小津式的时间 丹尼尔·瑞姆
  《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 杰米·特拉维斯
  静静的反抗者 米卡·考里斯马基
  从远处观察小津 阿米尔·纳得瑞
第七章 小津安二郎全部作品细节小事典
  松浦莞二 / 宫本明子
索引
  俯瞰小津的手法 松浦莞二 / 折田英五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如何观看小津的无声电影
    作家 北村薰
    电视上曾经播放过默片《我出生了,但……》。那时,字幕上男人的声音由男性朗读,女人的声音由女性朗读。电影中的“声音”仅此而已。电视台的人可能考虑到不要在电影中加入超过原作的、过多的东西吧。
    但观看电视上播放的电影时,着实让人心神不定。与视觉相同的信息传入耳朵里。我不由得想说,这才是多余的。
    在《另一种电影史:辩士的时代》(吉田智惠男,时事通信社)一书中,记录了一件有趣的事。1920年,在《无论你多么固执》一片公映前,辩士说:“用日语字幕是很难加以说明的。”于是特意用“翻译成法语的字幕代替”,电影便公映了。
    吉田说:观众阅读字幕,会把剧中人物的话映入脑子里,辩士就会按照字幕来读,这难以给观众以新鲜感,因此就把它译成普通观众无法读懂的法语了。
    给日本电影加上法语字幕可能还有一种炫耀的意味在内吧。且不说这一点,这件事不正好解释了我所感受到的心神不定的原因吗?
    前面提到的《我出生了,但……》一片在电视上播放时,朗读者认为,正因为没有声音,画面才具有了深度。说得煞有介事的样子,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谷崎润一郎在《默片的现在与将来》一文中说过下面一段话,令我难忘。
    默片中没有色彩和声音,这成为其缺点,正由于此,这也成为其优点。这正如绘画中没有音响、诗歌里没有具象一样,默片恰好以其缺点进行了艺术上所必须的自然的净化——Crystallization。
    根据这种情况,人们认为,较之于戏剧,默片有可能发展成为高级的艺术,我也是认可这种想法的人之一。
    谷崎润一郎认为“诗歌里没有具象”。的确如此。在很多情况下,被影像化的文学作品会丧失其本质性的东西,会成为影像作家创作的另外一个作品。有意思的是,谷崎还指出,“绘画没有音响”。也就是说,电影比戏剧更加接近于美术。的确,加上伴奏的达·芬奇的绘画是滑稽的,涂上颜色的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甚至是惨不忍睹的。
    对照谷崎润一郎的这篇文章,如果我们再观看一下《非常线女子》的开头部分的话,就会点头称是。然而,默片本来是有音响的。有音乐,还有辩士的讲解。朗读字幕不是辩士要做的工作。
    据说,山本健吉生前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残花泪》(大卫·格里菲斯导演)。这是令诸多默片的粉丝产生共鸣的一部电影。据《走马灯:回忆父亲山本健吉》(山本安见,富士见书房)中的描述,安见的母亲年幼时,看到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你要把它献给谁?这朵盛开的白花”,为这个著名的台词流下了眼泪。“父亲听说母亲曾多次去观看这部影片,十分羡慕”,并于1987年前往浅草,观看了这部影片。当时放映的方式是,钢琴伴奏加朗读。但是父亲并没有听到他所期待的“那句台词,感到非常失望”。
    虽然我们在听辩士的解说,但是不会听到完全相同的内容。在《默片辩士时代》(御园京平,岩波书店)一书中收录了山野一郎解说的相同的场景。但还是有微妙的区别。默片本来就是导演与每个辩士共同创作的作品,不同的电影院,其解说的方式不一样。
    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就是指电影具有了音响这么单纯的事。应该说,电影成为导演的创作。《默片辩士时代》中引用了德川梦声解说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这被称之为杰作。书中提到:睡觉的男子睁开眼的场景出现时,辩士解说道:“哇!眼睛可真大呀!”看上去,这句解说有点过分。但是,如果你看了电影的画面——“他慢慢地张开眼睛”——后,感受德川梦声那独特的气息停顿,然后再听他那喊叫声,此时,电影院里的观众可能会穿越时空,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杂耍剧场里。
    如果你是将“小津电影”作为研究对象观看其影片的话,那么,欣赏没有声音的默片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有时我也会猛然间梦见我在观看加了“解说的小津电影”——这在过去的确出现过,而且辩士们解说得栩栩如生。
    德川梦声、山野一郎……看到这一系列以话术著称的人的名单,我会想起立川志Raku。德川梦声一开始是不是也想当个落语家呢?不管怎么说,志Raku很喜欢小津。在电影、舞台表演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P80-82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