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航天电子对抗技术(新工科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流精品教材航空航天新兴领域高等教育教材)
ISBN:9787121494116
作者:编者:方胜良|责编:王羽佳
定价:¥69.0
出版社:电子工业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08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对抗概述
    1.1.1  电子对抗的概念
    1.1.2  电子对抗的基本内容
  1.2  电子对抗的形成和发展
    1.2.1  以获取情报为目的的初创期
    1.2.2  以多种手段同步发展为主体的发展期
    1.2.3  以建立天地一体化信息战场为点的成熟期
  1.3  电子对抗的地位与作用
    1.3.1  电子对抗是信息化战争对抗的焦点
    1.3.2  电子对抗是和利益拓展的战略手段
    1.3.3  电子对抗是制天权建设发展的重点领域
  1.4  电子对抗技术体系
    1.4.1  电子侦察技术的体系
    1.4.2  电子进攻技术的体系
    1.4.3  电子御技术的体系
  1.5  本书的主体架构
  习题
第2章  电子侦察原理与技术
  2.1  电子侦察概述
    2.1.1  电子侦察的任务
    2.1.2  电子侦察的分类
    2.1.3  电子侦察的主要点
  2.2  电子侦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性
    2.2.1  电子侦察系统的组成
    2.2.2  电子侦察有效载荷
    2.2.3  电子侦察的工作性
  2.3  电子侦察的工作原理
    2.3.1  电子侦察系统的工作原理
    2.3.2  电子侦察系统的工作要求
  习题
第3章  电子侦察的雷达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
  3.1  典型目标的雷达信号征
    3.1.1  典型目标的雷达装备配置点
    3.1.2  典型的雷达战术、技术参数
  3.2  雷达信号的征参数及侦收
    3.2.1  雷达信号的测量参数
    3.2.2  雷达信号的接收
  3.3  雷达侦察数据处理流程
    3.3.1  雷达侦察数据处理过程
    3.3.2  雷达侦察参数分析
  3.4  侦察目标位置计算
    3.4.1  单脉冲定位计算
    3.4.2  过法定位计算
    3.4.3  佳辐射源位置估计
  习题
第4章  电子侦察的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
  4.1  通信信号的征参数及侦收
    4.1.1  典型理想通信信号的征表达
    4.1.2  侦察的信号环境
    4.1.3  通信信号的侦察
    4.1.4  地面通信信号的侦察
  4.2  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原理
    4.2.1  通信侦察的工作性
    4.2.2  通信侦察信号处理过程
    4.2.3  常用的信号征
  4.3  信号滤波与分选处理方法
    4.3.1  用于信号样式识别的信号征参数
    4.3.2  基于决策理论的征参数统计提取
  习题
第5章  通信对抗技术
  5.1  通信对抗的点
    5.1.1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5.1.2  通信的点
    5.1.3  通信对抗的内容及功能
    5.1.4  通信干扰的途径
  5.2  通信链路大功率压制干扰技术
    5.2.1  基本干扰方式
    5.2.2  干扰上行链路
    5.2.3  干扰下行链路
    5.2.4  干扰转发器
  5.3  通信链路灵巧干扰技术
    5.3.1  灵巧干扰的分类及样式
    5.3.2  灵巧干扰的征
    5.3.3  灵巧干扰的系统结构
    5.3.4  信号及协议分析
    5.3.5  灵巧干扰信号生成
  5.4  对跳频扩谱通信的跟踪干扰技术
    5.4.1  跟踪干扰的概念及几何地理护条件
    5.4.2  跟踪式干扰机的测频器电路
    5.4.3  可测定性分析
    5.4.4  通信链路的跟踪干扰
    5.4.5  跟踪干扰对跳频扩谱信号产生的误码率
  习题
第6章  遥测遥控系统对抗技术
  6.1  遥测遥控系统的组成与干扰点
    6.1.1  遥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1.2  遥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2  遥测遥控系统干扰技术
  习题
第7章  电子侦察对抗技术
  7.1  电子侦察对抗点
    7.1.1  电子侦察的主要点
    7.1.2  电子侦察获取信号情报的要条件
    7.1.3  电子侦察对雷达的侦察
    7.1.4  电子侦察的弱点
    7.1.5  电子侦察干扰的一般方法
  7.2  反电子侦察技术
    7.2.1  通信信号反侦察技术
    7.2.2  雷达信号反侦察技术
    7.2.3  反电子侦察伪装
  7.3  电子侦察有源干扰技术
    7.3.1  有源干扰机理
    7.3.2  有源干扰方式
  习题
第8章  雷达成像侦察对抗技术
  8.1  雷达成像侦察干扰点
    8.1.1  星载SAR的点
    8.1.2  星载SAR的弱点
    8.1.3  对SAR干扰的殊性
  8.2  对雷达成像侦察的侦察技术
    8.2.1  侦察和跟踪目的
    8.2.2  旁瓣侦察方法
    8.2.3  跟踪参数分析
  8.3  雷达成像侦察无源干扰技术
    8.3.1  箔条干扰
    8.3.2  反射器
    8.3.3  雷达隐身
    8.3.4  等离子气悬体
    8.3.5  反雷达成像侦察伪装
  8.4  雷达成像侦察有源干扰技术
    8.4.1  对SAR的噪声干扰
    8.4.2  对SAR的欺骗干扰
    8.4.3  对SAR的转发式干扰
  习题
第9章  光学成像侦察对抗技术
  9.1  光学成像侦察对抗点
    9.1.1  红外成像侦察的点
    9.1.2  可见光侦察点
    9.1.3  光学成像侦察的弱点
  9.2  光学成像侦察无源干扰技术
    9.2.1  对导弹预警的无源干扰
    9.2.2  红外照相侦察无源干扰
    9.2.3  可见光成像侦察无源干扰
  9.3  光学成像侦察有源干扰技术
    9.3.1  强激光盲原理
    9.3.2  激光干扰CCD机理
    9.3.3  星载CCD激光干扰技术
  习题
第10章  姿态敏感器对抗技术
  10.1  姿态敏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侦察技术
    10.1.1  光电姿态敏感器的工作原理
    10.1.2  光电姿态敏感器的侦察技术
  10.2  光电姿态敏感器干扰的点
  10.3  光电姿态敏感器干扰技术
    10.3.1  光电姿态敏感器的干扰模型
    10.3.2  光电姿态敏感器干扰方式
  习题
第11章  电子御技术
  11.1  电子御概况
    11.1.1  电子御的地位与作用
    11.1.2  电子御的主要任务
    11.1.3  御技术
  11.2  星载激光告警技术
    11.2.1  星载激光告警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11.2.2  美国的“受威胁与攻击告警”(STW/AR)系统研究计划
  11.3  加固技术
    11.3.1  高功率微波加固技术
    11.3.2  星载激光护技术
  11.4  隐身技术
    11.4.1  光学隐身技术
    11.4.2  雷达隐身技术
  习题
第12章  电子对抗发展展望
  习题
第13章  监测与识别
  13.1  监测的作用和原理
  13.2  信号的探测
  13.3  轨道的确定
    13.3.1  轨道确定的概念
    13.3.2  测量参考系统
  13.4  的识别
  13.5  天基空间目标密跟踪和监视技术
    13.5.1  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
    13.5.2  天基空间目标密跟踪和监视系统的关键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