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国际难民制度研究
ISBN:9787522737492
作者:作者:杨靖旼|责编:梁剑琴
定价:¥138.0
出版社:null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67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全球转型期中的国际难民制度
    一  全球转型与全球难民治理赤字
    二  国际难民制度的合法性危机
  第二节  国际难民制度的既有研究
    一  起步阶段:具有显著地域性的国际难民制度研究
    二  成熟阶段:国际难民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研究阶段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一  国际难民制度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国际难民制度的概念
  第一节  国际难民制度的内涵与定义
    一  国际难民制度的内涵
    二  国际难民制度的定义
  第二节  正式与非正式的国际难民制度
    一  正式的国际难民制度
    二  非正式的国际难民制度:协商合作机制
第二章  国际难民制度协调的议题:难民与难民危机
  第一节  难民的定义与演变
    一  国际法中的难民定义
    二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难民”
    三  治理实践中的衍生群体
    四  难民危机产生的原因与特征
  第二节  当前全球难民问题的挑战
    一  2015年以来全球难民危机的现状
    二  当前全球难民危机的特征
    三  全球难民危机应对与治理的三大挑战
第三章  治理难民问题的核心行为体
  第一节  治理难民的行为体构成
    一  全球难民治理中的行为体
    二  难民治理行为体的多元性
    三  难民治理行为体的多层次复合性
  第二节  主权国家与治理
  第三节  超国家行为体
    一  联合国系统内的各相关组织
    二  非政府组织
    三  个人与私营部门
第四章  国际难民制度的组织化形式:联合国难民署
  第一节  联合国难民署的治理结构
    一  联合国难民署的授权与审议机构
    二  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
    三  联合国难民署的执行委员会
    四  资金来源与捐助
  第二节  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工作
    一  联合国难民署的保护工作
    二  促进难民保护
    三  保护行为的扩展
第五章  国际难民制度的法律与规范性文件
  第一节  全球性难民法律与相关文件
    一  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二  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协定书》
    三  2018年《难民问题全球契约》
  第二节  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之后的区域性难民法律与相关文件
    一  非洲地区难民法律文件
    二  美洲地区难民法律文件
    三  欧洲难民法律文件
    四  1966年《关于难民地位和待遇的曼谷原则》
  第三节  难民相关的其他国际法律文件
    一  有关难民人权保护的全球性法律文件
    二  有关难民人权保护的区域性文件
    三  保护难民弱势群体的有关国际法律文件
    四  “不推回”原则在其他国际法律文件中的体现
第六章  国际难民制度产生与合法性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际难民制度的萌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永久性安排
    一  国际难民制度的萌芽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永久性国际难民制度
    三  平行于联合国难民署的国际机构
  第二节  联合国难民署的诞生与合法性来源
    一  大国政治裹挟的《联合国难民署章程》
    二  建立时围绕授权的大国斗争与转机
  第三节  冷战期间联合国难民署的自主性与合法性危机
    一  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扩展的方式:善意斡旋(Good offices)
    二  行动范围与职能的转变:阿尔及利亚难民危机
    三  组织的全球化:管辖权的扩展
    四  庇护的全球挑战与难民署的财政危机
    五  难民署应对资金的援助方式变革
  第四节  冷战后的联合国难民署与合法性困境
    一  绪方贞子时代(20世纪90年代):“遣返十年”
    二  吕贝尔斯时代(21世纪初):新一轮财政危机与“责任分担”
    三  古特雷斯时代:额外责任与庇护环境的改变
第七章  为实现而互动:国际难民制度的合法性理论
  第一节  国际难民制度合法性实现“三图景”
    一  图景1:“国家为何遵守国际制度”——强制约束力带来的工具理性考量
    二  图景2:“国家为何有选择性地遵守”——文化匹配
    三  图景3:“如何让国家遵守”——国际制度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国际难民制度的合法性实现过程
    一  合法性与制度合法性的特征
    二  国际难民制度的合法性来源
    三  国际难民制度的合法性危机
    四  国际难民制度合法性的实现过程
  第三节  构筑第三  图景:国际—国内的二元互动
    一  难民署的能动“传授”途径
    二  国家的本土化“学习”条件
第八章  案例分析:“公约—难民署”合法性的国内实现
  第一节  “公约—难民署”合法性国内实现的案例选择
    一  案例的选择
    二  案例组1:覆盖性缺失的差异互动
    三  案例组2:权威削弱与认同危机中的互动
    四  案例组3:再造合法性的互动
  第二节  覆盖性缺失中的互动:印支难民危机
    一  中国的印支难民治理
    二  泰国印支难民的治理
    三  结论
  第三节  权威削弱与认同危机:科索沃难民危机
    一  阿尔巴尼亚的应对:同难民署的密切合作与转变
    二  马其顿的应对:犹豫地合作与难民署的边缘化
    三  危机化解:难民署主导遣返行动与合法性的国内化
    四  结论
  第四节  合法性再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难民危机
    一  委内瑞拉与难民署应对哥伦比亚难民
    二  哥伦比亚与难民署应对委内瑞拉难民危机
    三  结论
第九章  国际难民制度的合法性出路与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案例总结
    一  “公约—难民署”合法性在国内实现的情况
    二  次国家行为体在互动中的角色
    三  超国家行为体的角色
  第二节  “公约—难民署”合法性的悖论与出路
    一  与生俱来的合法性悖论
    二  进退维谷or逼仄出路
  第三节  中国的经验与启示
    一  中国的新时代经验
    二  建议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