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世界简史
ISBN:9787513936576
作者:编者:杨学勤|责编:刘树民
定价:¥68.0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
版次:第1版
印次:第2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1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世界古代史
  金字塔的兴建
  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苏美尔人城邦争霸
  迈锡尼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希腊的“荷马时代”
  希腊城邦制国家
  强大的亚述帝国
  腓尼基
  王政时代的罗马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大帝
  亚里士多德
  罗马的奴隶起义
  亚历山大帝国的衰亡
  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罗马帝国的崛起
  罗马帝国的分裂
  安息帝国
  亚欧民族大迁徙
  法兰克王国
  拜占庭帝国
  意大利城市共和国
  朝鲜半岛的统一
  中世纪的城市自治
  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德国的城市同盟
  “黄金之国”加纳
  英法议会政治
  法国扎克雷起义
  英法百年战争
  地理大发现
  科学的重大进展
  德国宗教改革
  英国的都铎王朝
  圈地运动
  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近代史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清教徒革命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英国“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
  英国向北美殖民
  七年战争
  美国独立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
  欧洲启蒙运动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的《人权宣言》
  法国结束君主制
  普鲁士跻身欧洲强国
  俄国推行“开明”改革
  拿破仑称帝
  拿破仑帝国
  滑铁卢之战
  神圣同盟
  第一次工业革命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纺织工人起义
  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共产主义学说
  法国1848年革命
  德国1848年革命
  克里米亚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南北战争结束
  威廉一世统一德国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国际
  近东危机
  德奥同盟和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的缔结
  “门户开放”
  第二国际
  俄日美在远东的竞争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二次工业革命
  英布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
  十月革命
  德国革命爆发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
  苏联建立
  斯大林模式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圣雄”甘地
  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
  日本的法西斯体制
  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法西斯独裁统治
  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
  绥靖政策
  德国横扫西欧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
  雅尔塔体系
  纽伦堡和东京审判
  联合国建立
世界当代史
  杜鲁门主义
  欧洲复兴计划
  《华沙条约》
  亚非会议
  不结盟运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
  古巴导弹危机
  “布拉格之春”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动荡的阿富汗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运动
  德国统一
  苏联解体
  海湾战争

精彩页/试读片段

    金字塔的兴建
    埃及金字塔是法老们的陵墓。法老们死后,尸体被制成木乃伊,存放在金字塔里。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的萨卡拉一带,位于开罗以南10多千米处。金字塔的底座呈四方形,每面均以三角形的形状向上砌筑,建成后则成为一个棱锥式的石塔。因为它的四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所以汉语译作“金字塔”。
    金字塔的兴建,代表了古代埃及在建筑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金字塔既是埃及文化的最高成就,又标志着埃及文化日臻成熟。金字塔、神庙、宫殿等雄伟的建筑物,历经数千年,至今仍闪烁着艺术的光芒。
    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是由早王国时期的马斯塔巴型陵墓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体现了王权神化的思想。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高146米,是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千米的吉萨高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也是较为古老的金字塔,始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建造的陵墓。根据古埃及人死后必须妥善保存遗体的宗教信仰,古埃及的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便着手为自己修建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统治时期正逢古埃及盛世,因此他的陵墓规模也空前绝后。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后因顶端受到侵蚀,现在的高度为137米,大致相当于40层楼房那么高。在1889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成前,它一直是世界最高的建筑。整个塔身呈正四棱锥形,底面为正方形,占地5公顷,4个斜面分别对着东、西、南、北4个方位,误差角度不超过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年深月久的侵蚀,塔身外层石灰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落,目前底边缩短为227米,倾斜角度为51度52分。胡夫金字塔通身由近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重2.5吨,石块的接合面经过认真打磨,表面光滑,角度异常准确,以至于石块间都不用任何黏合物,全部依靠自然拼接,在没有被风蚀、破坏的地方,石缝中连薄薄的刀片也难以插入,可以想见其工艺之精湛。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在其北侧面,距地面18米,从入口通过甬道可以深入神秘的地下宫殿,该甬道与地平线呈30度夹角,与北极星相对。由此可见,北极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沿甬道上行则能到达国王殡室,殡室长10.43米、宽5.21米、高5.82米,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2.82米,墓室中仅存一具红色花岗岩石棺,别无他物,这也正是后来某些考古学家怀疑金字塔不是法老陵墓的一个重要论据。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等人估计,法老胡夫至少动用了10万奴隶,耗时20 - 30年时间建造完成金字塔。但最新的权威考古学家发现,金字塔应由劳工建造而非奴隶,其主体部分为贫民和工匠,而且采用轮流工作制,工期约为3个月。因为考古人员在金字塔附近地区发现了建造者们的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的遗迹和墓地,以及大量用于测算、加工石料的工具(作为随葬品),而奴隶是不会享受此种待遇的。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在吉萨高地一字排开,组成灰黄色的金字塔群。这些单纯、高大、厚重的巨大四棱锥高傲地屹立在浩瀚的沙海中,向世人夸耀着古埃及人的智慧和伟大。其旁边更有气势磅礴的狮身人面像(高20米、长57米)相伴。狮子在古埃及人眼中是力量与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所以法老才选择它为自己守陵,它也确实忠于职守,一守就是4000多年。
    集巨大、精密、和谐为一体的古埃及金字塔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体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在天文星象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极高造诣。
    P2-3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