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篇
第1章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基本理论
1.1 数字化的理论基础
1.1.1 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
1.1.2 数字化的深远影响
1.2 绿色化的理论基础
1.2.1 绿色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 绿色化的演进脉络
1.2.3 绿色化的核心内容
1.3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
1.3.1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1.3.2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演进脉络
1.3.3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思路框架
1.4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1.4.1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1.4.2 推动新质生产力建设
1.4.3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和新赛道
第二篇 政策篇
第2章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2.1 国际上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政策概述
2.1.1 主要国家政策实践
2.1.2 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2.2 我国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政策分析
2.2.1 政策发展历程
2.2.2 主要政策内容
2.2.3 政策实施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2.3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政策环境影响因素
第三篇 技术篇
第3章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
3.1 数字技术的分类与发展现状
3.1.1 数字技术的分类
3.1.2 我国数字底座发展现状
3.2 重点数字技术及其赋能绿色低碳发展概述
3.2.1 重点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着力点
3.2.2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3.3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的机理与量化评估
3.3.1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机制机理
3.3.2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路步骤
3.3.3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手段
3.3.4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量化评估
第四篇 行业篇
第4章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行业路径
4.1 能源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4.1.1 数字化赋能能源生产清洁低碳
4.1.2 数字化赋能新型电力智能互联
4.1.3 数字化赋能综合能源系统智慧集成
4.2 工业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4.2.1 区域层面:特色发展因地制宜
4.2.2 行业层面:提升效率,分业施策
4.2.3 企业层面:实施智能绿色制造
4.3 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4.3.1 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
4.3.2 推动建设智能高效交通设施网络
4.3.3 积极引导智慧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4.3.4 推广应用智能低碳交通运输装备
4.3.5 加快发展智慧高效现代交通物流
4.4 建筑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4.4.1 以设计为引领,推广建筑设计可视化
4.4.2 以施工为抓手,强化建筑施工数字化
4.4.3 以运行为重点,实现建筑运行智能化
4.5 碳管理、碳交易与碳汇领域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4.5.1 数字技术赋能碳管理科学高效
4.5.2 数字技术赋能碳交易精准有序
4.5.3 数字技术赋能碳汇提质增效
第五篇 实践篇
第5章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实践案例
5.1 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实践
5.1.1 制造业典型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案例
5.1.2 信息通信业典型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案例
5.1.3 能源领域典型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案例
5.2 园区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实践
5.2.1 工业园区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案例
5.2.2 物流园区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案例
5.3 城市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实践
5.3.1 雄安新区—云上之城
5.3.2 智慧丽江城市大脑指挥中心
第六篇 展望篇
第6章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未来展望
6.1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
6.1.1 赋能减碳的巨大潜力
6.1.2 技术创新的无限可能
6.1.3 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6.1.4 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
6.2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6.2.1 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6.2.2 持续推动技术攻关,发挥科技创新能力
6.2.3 强化关键要素支撑,构建优质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基础
6.2.4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降低投资改造成本
6.2.5 提升企业赋能动力,鼓励企业赋能实践
6.2.6 完善数字化碳管理,切实提高赋能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