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篇
第1章 城市风险与韧性城市建设
1.1 城市与风险管理
1.1.1 风险与城市灾害风险
1.1.2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1.2 从风险管理到韧性城市
1.2.1 国际韧性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1.2.2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1.3 韧性城市建设的思考与谋划
1.3.1 新时期韧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研判
1.3.2 重视韧性顶层架构,坚持规划源头引领
第2章 韧性城市,从规划开始
2.1 国际韧性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
2.1.1 美国韧性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
2.1.2 日本韧性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
2.1.3 其他城市规划发展与经验案例
2.2 国内韧性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
2.2.1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2.2 韧性城市规划
2.3 韧性城市规划的思考与探索
2.3.1 韧性城市建设对规划的要求
2.3.2 韧性城市规划当前的困境与挑战
2.3.3 我国韧性城市规划的发展展望
规划方法篇
第3章 韧性城市规划工作总论
3.1 韧性城市规划工作定位与组成
3.1.1 国家规划体系下的韧性城市规划
3.1.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韧性城市规划
3.1.3 韧性城市规划体系的展望
3.2 韧性城市规划工作原则
3.2.1 系统统筹
3.2.2 综合施策
3.2.3 刚弹结合
3.2.4 动态适应
3.3 韧性城市规划工作任务
3.3.1 韧性城市专项规划工作任务
3.3.2 韧性城市专项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第4章 韧性城市规划的思路与框架
4.1 规划方法理论基础
4.1.1 风险评估理论
4.1.2 ISEET系统风险理论
4.1.3 PDCA循环规划理论
4.2 规划技术模型框架
4.2.1 面向安全国土基底的全要素综合风险评估
4.2.2 支撑安全空间格局的全系统空间设施规划
4.2.3 服务安全运营体系的全维度韧性建设对策
4.3 规划技术路径
4.3.1 韧性规划的管理学路径
4.3.2 韧性规划中韧性理念的统筹落实路径
4.3.3 韧性规划中韧性资源的层级单元化传导路径
第5章 韧性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指引
5.1 总体规划层次编制要点
5.1.1 编制内容
5.1.2 成果要求
5.2 详细规划层次编制要点
5.2.1 编制内容
5.2.2 成果要求
第6章 韧性城市规划前置本底调查
6.1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6.1.1 城市既有规划
6.1.2 城市建设现状
6.2 既有风险调查与评估
6.2.1 历史灾情调查
6.2.2 既有风险评估
6.3 灾害风险防治规划与实施
6.3.1 灾害风险防治现状
6.3.2 灾害风险防治既有规划
6.4 韧性城市建设相关政府主体诉求
第7章 综合风险评估
7.1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
7.1.1 基于风险概率的风险评估方法
7.1.2 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方法
7.1.3 基于灾害脆弱曲线的风险评估方法
7.1.4 基于情景分析的风险评估方法
7.2 风险评估方法的相关标准规范
7.3 主流的风险评估模型工具
7.3.1 综合性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工具
7.3.2 单灾种专业评估模型工具
7.4 面向韧性城市规划的风险评估与区划
7.4.1 韧性城市规划的风险评估需求
7.4.2 单灾种风险评估方法
7.4.3 多灾种风险评估方法
7.4.4 综合风险区划方法
第8章 韧性城市空间安全布局
8.1 韧性空间用地安全管控
8.1.1 空间用地管控的风险对象
8.1.2 自然灾害风险影响下的空间用地安全管控
8.1.3 重大危险设施空间安全管控
8.2 韧性空间格局与韧性单元分区
8.2.1 韧性空间“面-线-点”安全格局
8.2.2 安全分区划定因素
8.2.3 安全分区的资源组织架构
8.3 应急疏散救援交通规划
8.3.1 应急交通保障要求分析
8.3.2 交通体系应急能力评价
8.3.3 应急交通线网节点规划
8.3.4 应急疏散救援路径规划
8.4 应急服务设施
8.4.1 应急服务设施规划背景
8.4.2 应急服务设施规划的共性问题
8.4.3 应急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8.4.4 应急服务设施规划方法
8.5 应急救援设施
8.5.1 消防救援站分类
8.5.2 需求预测与布局要求
8.5.3 设施选址与建设要求
8.6 生命线系统应急保障与韧性提升
8.6.1 生命线系统韧性提升与应急保障对象划定
8.6.2 生命线系统韧性增强关键节点识别
8.6.3 国际基础设施韧性评估标准对标
8.6.4 生命线系统韧性提升与应急保障管控要求
第9章 全维度安全运营综合对策
9.1 韧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9.1.1 韧性城市顶层设计经验借鉴
9.1.2 韧性城市顶层设计的问题与挑战
9.1.3 韧性城市顶层设计的体系构建
9.2 健全韧性城市建设制度体系
9.2.1 健全管理协调机制
9.2.2 完善评估机制
9.2.3 加强规范体系支撑
9.2.4 韧性城市建设制度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9.3 优化城市安全韧性空间
9.3.1 健全韧性规划体系
9.3.2 优化规划衔接落实
9.3.3 践行平急复合开发
9.3.4 城市安全韧性空间发展对策建议
9.4 夯实韧性智慧技术对策
9.4.1 韧性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9.4.2 韧性智慧城市发展目标与规划原则
9.4.3 韧性智慧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9.5 提高基层社会韧性治理能力
9.5.1 居民自助
9.5.2 社区互助
9.5.3 社会互助
9.5.4 基层韧性治理能力发展对策建议
9.6 建立完善经济保障和激励机制
9.6.1 强化韧性城市建设资金保障
9.6.2 推进产业链韧性化发展
9.6.3 经济保障发展对策建议
实践案例篇
第10章 总体规划层次的韧性城市规划
10.1 地区级韧性城市规划总体案例
10.1.1 塔城地区国土空间综合安全与韧性空间体系研究
10.2 市级韧性城市规划总体案例
10.2.1 金华市韧性城市规划案例
10.2.2 盐田区国土空间韧性城市规划案例
第11章 详细规划层次的韧性城市规划
11.1 重点片区韧性城市规划案例
11.1.1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韧性城市规划案例
11.1.2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韧性城市规划案例
11.2 街道级韧性城市详细规划案例
11.2.1 华富街道综合整治韧性城市规划案例
第12章 其他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案例
12.1 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案例——华强北街道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案例
12.2 重大危险设施空间安全管制规划案例——某市LNG项目规划布局研究
附录 韧性城市建设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附录1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相关法规
附录2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附录3 国内韧性城市建设相关标准
附录4 国际韧性城市建设相关协议和战略计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