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世界核电发展背景
1.1.1 核电发展历程
1.1.2 第四代核能系统
1.2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
1.2.1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发展历史
1.2.2 钠冷快堆
1.2.3 铅冷快堆
1.2.4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优势和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严重事故分析总论
2.1 严重事故基本概念
2.1.1 反应堆安全概念
2.1.2 反应堆运行工况与事故分类
2.1.3 核反应堆严重事故
2.2 始发事件
2.2.1 始发事件选取
2.2.2 CDA的始发事件
2.2.3 反应性引入事故
2.2.4 失流瞬态事故
2.2.5 失热阱瞬态事故
2.2.6 无保护瞬态事故
2.2.7 局部事故
2.3 严重事故进程和特征
2.3.1 钠冷快堆CDA
2.3.2 铅冷快堆CDA
2.4 与压水堆严重事故的比较
2.4.1 压水堆严重事故简述
2.4.2 SFR与PWR设计概况对比
2.4.3 SFR与压水堆严重事故场景对比
2.4.4 SFR与PWR早期阶段/初级阶段现象比较
2.4.5 SFR与压水堆后期/重新分布阶段现象比较
参考文献
第3章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严重事故关键现象概述
3.1 熔融燃料池形成
3.1.1 TIB瞬态
3.1.2 阻塞燃料组件损毁
3.1.3 钠沸腾和空泡形成
3.1.4 包壳熔化和重新分布
3.1.5 液态钢熔池加热
3.1.6 燃料加热熔化和重新分布
3.1.7 熔池加热
3.2 熔融燃料迁移行为
3.2.1 损毁SA的组件盒破损失效
3.2.2 熔融物传播
3.2.3 熔融物冻结
3.3 FCI和熔融燃料碎化现象
3.3.1 FCI过程重要参数
3.3.2 轻水堆FCI
3.3.3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FCI
3.4 碎片床现象
3.4.1 碎片床的形成
3.4.2 碎片床的迁移行为
3.5 反应堆源项
3.5.1 现象分析阶段
3.5.2 基础事件
3.5.3 裂变气体释放与池洗过程
参考文献
第4章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严重事故实验
4.1 堆芯熔融物行为
4.1.1 熔融池晃动
4.1.2 熔融物迁移
4.2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4.3 碎片床行为
4.3.1 碎片床的形成
4.3.2 碎片床自动变平现象
4.4 放射性裂变产物迁移行为
4.4.1 气体裂变产物释放行为
4.4.2 气体裂变产物池洗过程
参考文献
第5章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严重事故数值模拟
5.1 严重事故数值模拟方法
5.1.1 基于网格的多相流模型
5.1.2 MPS方法
5.1.3 SPH方法
5.1.4 LBM
5.1.5 FVP方法
5.1.6 多相耦合方法
5.2 严重事故模拟分析程序
5.2.1 SIMMER系列程序
5.2.2 AZORES程序
5.2.3 COMPASS程序
5.2.4 SAS4A程序
5.2.5 COMMEN程序
5.2.6 NTC程序
5.2.7 FASAC程序
5.3 严重事故关键现象模拟分析
5.3.1 熔融燃料行为模拟
5.3.2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模拟
5.3.3 碎片床行为模拟
5.3.4 严重事故进程绶解装置性能分析
5.3.5 放射性裂变产物迁移行为模拟
参考文献
第6章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严重事故对策及管理
6.1 严重事故管理指南
6.1.1 日本
6.1.2 美国
6.1.3 法国
6.2 严重事故预防设计
6.2.1 先进停堆系统
6.2.2 自然循环排出热量
6.2.3 堆芯反应性反馈设计
6.3 严重事故缓解措施
6.3.1 燃料棒内部在无紧急停堆瞬态下包壳失效前的燃料重新定位
6.3.2 包壳失效后强化燃料重新定位的燃料组件改良设计
6.3.3 堆芯熔融物排出装置
6.3.4 堆芯捕集器
6.3.5 过滤/通风容器、泄漏检测和灭火系统
参考文献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书总结
7.2 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