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何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百年后的中国再审视
绪论 麦金太尔的马克思主义探索及其当代审视
一、麦金太尔其人
二、麦金太尔的马克思主义探索历程再现
三、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反响
四、如何描绘麦金太尔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之路?
第一章 走向马克思主义:“英国化”的初步尝试
第一节 麦金太尔早期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一、英国本土宗教的现代影响
二、来自罗斯金、科林伍德及阿奎那的伦理学影响
三、“二战”后“丰裕社会”的形成及其多重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新彰显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契机
二、无法摆脱的历史阶段性理论特征
三、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再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的本质考辨
二、基督教批判: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基督教的上帝决定论之对立
第二章 人道主义的显性化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形态”
第一节 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
一、不平凡的20世纪50年代
二、寻求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条路”
三、如何理解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道德?
四、英国新左派理论者的自我使命之反思
第二节 寻找人的本质:麦金太尔构建“第三条道路”的起点
一、新左派理论者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之争
二、人的本质是道德批判的出发点
三、对历史观的再阐释及其实质
四、道德规则与人的欲望的结合机理
第三节 走出道德荒原
一、道德因何荒芜?如何荒芜?
二、马克思主义探索的话语抉择
三、转向的端倪:新左派运动的危机分析
第三章 在反思中探索:从马克思主义向德性伦理的始发性转向
第一节 对英国马克思主义运动现实的再审视
一、社会主义运动与政党的革命性危机
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现状
三、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枷锁”
四、重塑革命与团结的英国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的理论?
一、“好的”还是“坏的”理论?
二、将理论运用于革命实践的困扰
三、革命的目标是自由
第三节 如何实现个人与集体的欲望?
一、社会的存在形态
二、个人欲望与集体目标的理论联系
三、工人阶级还能如何“革命”?
第四章 追寻美德:马克思主义“第二形态”的塑形
第一节 继承性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形态”
一、对马克思的更深层评价
二、通向极权的道路之批判
三、列宁《国家与革命》的褪色
第二节 改版《马克思主义:一种阐释》:新的态度
一、修订后再版的理论和时代因素
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性和历史性的进一步认识
三、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话语和立场的继续塑造
一、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存在形态与反思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艺术的辩证法构架
三、反对历史宿命论
四、社会主义革命者的革命精神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德性伦理学中的隐匿形态
一、追寻美德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构建
二、追寻美德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叙事方式
三、追寻美德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于现代性的个人欲望考察
四、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的延展
结语
一、麦金太尔的马克思主义角色勘正
二、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三、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解读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阿温纳里“犹太马克思学”的21世纪建构:缘起、主题及评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