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史学大师(章学诚传)(精)/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精选修订丛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ISBN:9787213117695
作者:作者:鲍永军|责编:张苗群
定价:¥78.0
出版社:浙江人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29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乾嘉时代
  “盛世”不盛
  考据学盛极一时
第二章 书香门第
  上虞道墟章氏巨族
  会稽县城私塾开蒙
  湖北应城官斋习文
第三章 京师求学
  顺天乡试落第
  国子监肄业
  参修《天门县志》
  朱筠门生
  乡试中副榜
第四章 文史校雠
  校编《乐典》
  进退国子监志局
  始著《文史通义》
  与戴震辩论修志
  编修《和州志》
第五章 挟策谋生
  困居北京
  评价戴震
  高中进士
  无缘四库馆
  纂修《永清县志》
第六章 主讲书院
  肥乡清漳书院
  永平敬胜书院
  保定莲池书院
  归德文正书院
  教学之道
第七章 《校雠通义》
  成书波折
  校雠心法
第八章 游幕皖鄂
  侨寓亳州
  编修《亳州志》
  编纂《史籍考》
  主修《湖北通志》
  著述不辍
第九章 垂老归里
  定居绍兴城
  有意修宗谱
第十章 就馆近省
  桐城校试卷
  扬州投曾燠
  杭州纂《史考》
第十一章 针砭时弊
  规正孙星衍
  反驳洪亮吉
  批评汪容甫
  抨击袁子才
  “好辩”真性情
第十二章 晚年岁月
  痛悼邵晋涵
  挚友汪辉祖
  上书论时政
  临终托遗稿
第十三章 《文史通义》
  著述目的
  主要内容
  版本流传
第十四章 治学精神
  治学目的
  治学经验
  独创精神
  敬业精神
  批判精神
第十五章 史学开山
  经世致用论
  “六经皆史”论
  史义论
  史德论
  史书编纂论
第十六章 方志之祖
  志属信史说
  修志义例论
  理论源泉
第十七章 学术地位
  杰出的文史理论家
  浙东史学殿军
  从“异类”到国际文化名人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乾嘉时代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原名文教,乾隆三年(1738)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善法弄(今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大禅法弄),卒于嘉庆六年(1801),享年64岁。章学诚生活的时代,正是清代历史上的乾嘉时代。这一时期已经出现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文化畸形发展等种种表明“康乾盛世”不盛的迹象。
    “盛世”不盛
    清朝的“盛世”,大致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嘉庆十八年(1813)止,前后历经130年之久。这一时期,总的来说,国家统一,政局稳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康熙开创了清王朝的盛世局面,雍正继往开来,乾隆集前代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局。康熙从顺治十八年(1661)继承皇位,到康熙六十一年病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雄才大略,在文治武功方面成就卓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间,智擒鳌拜,平定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西征噶尔丹,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发展经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与发展,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基业。雍正帝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子,在位13年。他勤于政事,雷厉风行,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清理财政,维持了国家繁荣的局面。乾隆帝弘历是雍正的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享年89岁。乾隆崇拜祖父康熙,在文治武功上颇有效法之举。乾隆在位60年后,因为不想在位时间超过祖父,就让位给儿子颙琰,即嘉庆帝。此后,乾隆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上仍总揽朝政。
    在清代帝王中,乾隆算得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吸取了康熙、雍正时期治国的经验和教训,实行宽严相济的治国之道,励精图治,使国家进入了最繁荣、最强盛的时期。在经济上,乾隆以农为本,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设施,重视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延续“摊丁入亩”的赋役制度。从经济繁荣状况来看,乾隆末年,全国耕地总数已超过10亿亩,人口总量突破了3亿大关。清代国库存银,康熙时约有5000余万两,雍正时有6000余万两,乾隆时曾高达7800万两。由于府库充实,乾隆能够施惠于民,先后五次蠲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免除江南漕粮,总额达2亿两之多,相当于全国五年的财赋总收入,堪称中国历代蠲免之最,凸显了国家的雄厚财力。在军事上,乾隆晚年自诩有“十全武功”,因而自号“十全老人”。所谓“十全武功”,是指平定准噶尔部、平大小和卓叛乱、降缅甸与安南等10次战役。这些战役性质不一,有的是镇压人民起义,有的是耀武扬威,有胜有败。但值得肯定的是,乾隆三次用兵新疆以平息叛乱,两次平定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巩固了边防,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力开疆拓土,中国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葱岭,南至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乾隆在文化上也有建树,重开博学鸿词科,组织大批文人编纂了不少集大成性质的书籍。“十通”是中国古代记载典章制度的史书,其中有“六通”,即《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就是乾隆下令编纂的。此外,他还组织编撰《明史》《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及各省通志。乾隆在文化上的最大成就之一,是下令对历代书籍作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整理,历时10余年编成的《四库全书》,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为学术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盛世”之下,暗流涌动。从乾隆中叶起,清王朝就开始出现种种衰败的迹象。到乾隆末期,由盛转衰。到了嘉庆时,只是延续了一段盛世的尾声,国势每况愈下,政局动荡,日趋衰亡。
    P1-2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