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天下为主(黄宗羲传)(精)/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精选修订丛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ISBN:9787213117923
作者:作者:吴光|责编:钱丛
定价:¥68.0
出版社:浙江人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25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小引  “白料不下古之名家”
第一章  家世背景:从文化世家到亡国破家
  竹桥黄氏,文化世家
  东林中坚,惨遭迫害
  内忧外患,天崩地解
第二章  社会实践:反阉与抗清
  瑞梦无验,别号寄意
  锥刺阉党,名震京师
  加盟复社,反奸驱阮
  毁家抗清,濒于十死
第三章  学术活动:矢志著述,创立学派
  从学蕺山,博览群籍
  著书留言,经世致用
  讲学浙东,开创学派
  浙东人物,风采熠熠
第四章  晚年生活:遗民风节,不废世务
  义不仕清,晚节时中
  笔耕不辍,表彰豪杰
  梨洲末命,不同凡响
第五章  思想创新:民主启蒙,天下为主
  孕育黄宗羲思想的时代因素
  振聋发聩的政治思想
  超越阳明“良知”心学的“力行”实学
  “经世应务”的史学理论
  推陈出新的文学观
  兼容务实的科学观
第六章  总体评价:黄宗羲的历史地位
大事年表
附录:黄宗羲遗著总数考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八日(1610年9月5日),黄宗羲出生在浙江省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余姚市明伟乡浦口村)一个书香门第。
    黄竹浦又名竹桥,为黄氏家族聚居之地,故当地又称黄氏家族为“竹桥黄氏”。根据祖先留下的谱牒资料、传说以及黄宗羲本人的考证,“竹桥黄氏”的始祖黄万河由于战乱,于南宋绍兴年间从慈溪的竹墩迁移到余姚的竹桥,在此定居下来。传到黄宗羲已是第十七代了。
    竹桥黄氏虽非名门望族,却也算得上是一个文化世家,其间比较著名者,有在元朝曾任余姚州州判的七世孙黄茂,明朝成化年间的诗画家黄翊(号菊泉子),弘治年间任国子祭酒、正德年间任吏部尚书的黄殉,嘉靖年间曾任景州太守的诗人黄尚质,以及黄宗羲的祖父黄日中、父亲黄尊素。现根据黄宗羲亲自编定的家乘著作《黄氏家录》所记黄氏先人的生平事迹,择其佼佼者介绍如下:
    始祖黄万河,字时通,号安定,别号鹤山。原籍金华。南宋建炎四年(1130),其父任庆元府通判,金人陷城,死节。万河避兵慈溪之竹墩,南宋绍兴年间迁余姚竹桥。遂为竹桥黄氏始祖,族谱尊称为“万二府君”。
    七世孙、名儒黄茂,字茂卿。读书善辩说。曾从学于名儒吴澄,毅然以道自任。讲学于本邑,弟子成材者甚众。晚年,登元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余姚州州判。其治以人伦为本,孝悌为先,爱民下士,百姓怀之。享年82岁。
    十世孙、经学家黄伯川,字德洪。尝为蒙师教授。明天顺六年(1462)举于乡,次年会试时遭遇火灾,遂不再应试。除建宁府教授。以熟知《礼经》闻名,士子以得出其门为荣。晚年徜徉山水之间,与诗人倪宗正等相唱和,有诗文传世。
    明名臣黄珣(1438—1514),字廷玺,明成化、正德问人。成化十六、十七年(1480、1481),举乡试第一、殿试一甲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十七年(1504),升任国子祭酒。正德二年(1507),任南京吏部尚书,因与同僚上疏批评朝政而得罪了宦官刘瑾,被勒令致仕。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僖”,著有《东山文集》《素庵诗集》等,已散佚。黄宗羲辑其残篇为《文僖公集》,收入《黄氏捃残集》,并撰《文僖公集序》以志其事。
    画家黄翊,字九霄,号菊泉子,明成化、正德间人,安定公十世孙。能诗善画,尤以画菊闻名,故自号菊泉子。《黄氏家录》称“姚江画学,盖始自菊泉子”,可谓推崇备至。
    十一世孙、孝义黄玺,字廷玺,号小雷。明宣德、正统间人。其兄大雷出外经商10年未归,小雷乃跋涉万里,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得偿所愿,奉兄归乡。黄宗羲曾作《万里寻兄记》赞其义举(载《黄宗羲全集》第10册),《明史·孝义传》也载其事。
    十三世孙、诗人兼画家黄尚质,号醒泉。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举于乡,曾任息县知县,景州太守。族人尊称景州公。在任期间,修建董仲舒书院,改周亚夫祠,并为文记之,见称于时。致仕后,与浙东名士山阴陈鸣野、徐文长,鄞县沈嘉则、余姚杨秘图等过从频密,“倡和无虚日”。有《景州诗集》传世。
    安定公第十五世孙黄日中,也就是黄宗羲的祖父,号鲲溟。因为儿子被追赠为“太仆寺卿”的官爵,所以“父以子贵”,也被追封为“太仆寺卿”,后人尊称为“封太仆公”。他精通五经、诸子,尤善治《易》,是当时闻名的经学家。他以《周易》教授吴兴,时人尊称为“大师”。据说,当时“三吴弟子经其指授者,皆为名士。每试出,私第其高下,榜发,无不合者”。其为人狷介刚直,疾恶如仇。凡乡邑利害争讼之事,曰中能够出以公心,敢言人所不敢言,往往讼事得以平息。当时阉党气焰嚣张,其党羽中有某尚书,唆使其僮客越境追人,“(鲲溟)公呼僮客杖之,曰:‘吾非杖汝,聊以此寄汝主耳!’”可见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其子尊素被捕人诏狱,曰中与尊素同人京师辩白,受到魏忠贤严刑拷问,后设计逃脱。尊素被害以后,曰中乃大书“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八字贴于墙壁上,以激励孙子宗羲为父申冤报仇。这种豪杰任侠的精神对于黄宗羲豪杰性格的形成是有相当大影响的。
    P4-7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