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感怀
青海湖随笔
故乡的冠豸山
梅花山散记
武夷山行记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春日梨花
风流月季
罂粟古今
虞美人花
悲情杜鹃
喜兴鸡冠
多味之椒
中药西洋参
葛功演变
清甜罗汉果
猕猴桃传奇
茶山武夷
中国园林之母
红鲫蜕变记
鹤鸣九皋
熊猫往事
威尔逊的遗产
古生物学家布林
探索罗布泊历史的启示
历史上的科学探险
外人在华建立的博物馆
中国古代的蚊香
传统文化中的博物与多识
追寻先贤的足迹,我们远离了都市的喧嚣,逐渐深入寂寥、苍茫的戈壁滩。偶尔传来的马蹄碎步,独显弱水两岸的空旷和广延。夕阳下,破败的墙垣、坍塌的烽燧,早已不复昔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浑。岁月无情,名将霍去病和李陵率领金戈铁骑出征时的风云雷动已经远逝,留存的只是眼前凉风下瑟瑟微颤的遗迹。周围是无尽的黄沙,忽隐忽现的弱水(额济纳河)在斜晖的映照下,呈现一幅地老天荒的景象。不知不觉中,我们置身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画卷中。
弱水是古老而又神秘的河流,如同早年记述它的《山海经》那样令人难以捉摸。它发轫于巍峨祁连的皑皑雪山,却被称为“黑河”,穿越深邃的南山走廊,北泻干旱的巴丹吉林流沙而成“弱水”。迤逦跋涉荒原300公里,终于无力前行而潴成宽阔清澈的东西“居延海”。弱水徜徉在遥远的北疆大漠深处,周边风大、沙多,气候严酷。古人感叹“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真切地点染出其所处“瀚海流沙”的苍凉。尽管很早见诸史籍,难于“亲近”却让它依然神秘莫测,但它无疑是塞外十分重要的一条河。这缕轻柔的清流不仅给森肃刚劲的大地平添了灵秀,更使这里有了生命世界的斑斓色彩,维系着广阔地域生灵的安详。这里有苍凉悲壮的景观,有深厚凝重的人文积淀,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弱水三千”。
清流凝秀色
穿行于广袤的居延大地,映入眼帘的无论是黑色的狼心山抑或是飘尘的绵延黄沙,都给人以极端干旱的印象。置身这里,“水是生命之源”的真谛是如此直观,弱水的“脉动”很自然地吸引国人的关注。
缓缓而来的弱水,给沉寂的两岸带来难得的生机,孕育出周边顽强的生命。随清流的涌动,绿色徐徐展开。这里的植物特色可用郑板桥的诗句来形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它们的种类不多,但形态各异,在“沙场”中透着刚毅和坚强。常见的骆驼刺、骆驼蓬、沙枣等植物,仅名称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们生长环境的严酷和生态习性的非同寻常。它们通常有叶小、有毛、带刺或根系发达等适应干旱地区生活的典型特征。类似的植物还有白刺、梭梭、猪毛菜和膜果麻黄。
这里的自然环境无疑非常严酷,不过,植物并非全都其貌不扬、苦涩不堪。实际上,它们中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味甜芬芳。我们来到河流下游,正值初夏,沙滩上怒放的苦豆子白花分外娇艳;还有叶子布满白毛、俨如饱经沧桑老者的沙枣,璀璨的黄花洋溢着馥郁的芳香;更有在平沙上舒展藤蔓的甘草。它根味清甜,是少数配以“甘”为名的植物,千百年来位列中药魁首,号称“国老”。而这里最常见的柽柳,以赤红的茎秆、硕大的玫瑰色花序跻身园林植物。它们在荒漠中形成一个个“柽柳包”,是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曾是人们不吝赞美的坚强象征。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