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金少山艺事考
ISBN:9787507770728
作者:作者:江洵|责编:潘占伟
定价:¥158.0
出版社:学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48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雏凤清声
第二章  玉韫珠埋
第三章  水穷云起
第四章  衣锦荣归
第五章  褎然举首
第六章  西山日薄
第七章  泰山其颓
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雏凤清声
    金少山(1890—1948年),字仲义,北京内务府旗人,满族,京剧净行宗师,“金派(新)”花脸艺术创始人,有“十全大净”之誉。
    金少山祖上业商,据云其祖父名金龙吉,曾营玉器业(此说待考)。其父金秀山,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票友出身,十余岁即在蒋养房胡同“风流自赏”票房票戏,唱铜锤花脸。后又加入翠峰庵“赏心乐事”票房。
    年稍长,金秀山与盟兄弟德瑁如、韦久峰等合伙组织了一个演“大台宫戏”(即托偶戏,表演者以三尺多高的傀儡人偶在前面表演,自己在后面演唱)的戏班,取名为“四义班”,专应喜庆堂会,“钻筒子”唱皮黄。后来,经德瑁如介绍,金秀山拜名净何桂山为师,自此正式“下海”。
    光绪三年(1877年),金秀山搭入张胜奎领导的阜成班,列净行首选。同年底,又搭长春和班,仍列首选。其后历搭嵩祝成、同春、四喜等班。在嵩祝成、四喜班,其曾得孙菊仙提掖,与孙合作演出《火烧葫芦峪》《骂王朗》《渭水河》《百寿图》《断密涧》《鱼肠剑》诸剧,声誉日隆。
    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二月廿九日,金秀山与小生陆华云、武生瑞德宝、须生孙培亭、丑角王子实一起,被选入舁平署充当教习并参加演出。此后加入谭鑫培领衔的同庆班,与谭鑫培唱生净“对儿”戏,常演《洪羊洞》的孟良、《鱼肠剑》的姬僚、《捉放曹》《战宛城》的曹操、《空城计》的司马懿、《清官册》的潘洪、《打棍出箱》的葛登云、《战太平》的陈友谅等,与谭鑫培棋逢对手,各尽其妙,令观者常有“观止之叹”(语见汪侠公《侠公菊话:金秀山与老谭之合演戏》,1933年7月29日《全民报》)。
    金秀山师承何桂山,同时,在演唱技巧上又兼学刘万义(大奎官)。其以《牧虎关》《草桥关》《白良关》《铡美案》《打龙袍》《双包案》《刺王僚》《飞虎山》《二进宫》等唱工花脸戏名冠一时,也擅演《法门寺》《忠孝全》《连环套》等以念白或工架见长的架子花脸戏。作为何桂山后铜锤花脸行执牛耳者,金秀山的艺术影响极为深远,世人将他的艺术称为“金派”,为区别于其子金少山在其基础上发展创立的新“金派”,一般也称作“老金派”。
    他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唱腔上。一方面,他继承了何桂山刚猛雄浑的演唱风格;另一方面,他又善用鼻音行腔,唱腔醇厚沉着、韵味盎然。其唱工特色为“高亢处见浑厚,收敛处见宽宏,转折处见丰腴,流走处见响切”(翁偶虹语),“沉雄而不流于粗,端凝而不涉于滞。呜喑叱咤,云为之遏。晚年则苍劲更甚,古色斑斓,悠悠神远焉”(见陈万里《金秀山传》,1914年《南社》)。
    金秀山有三子,长子名景泉,初从画家李子光学绘画,后为秀山跟包;次子名景祥,字仲林,工文武须生;第三子即金少山。
    1890年—1900年
    金少山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其九岁拜德珺如为业师,先学娃娃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开始登台演出。首次登台在景泰园,演的是《汾河湾》,金少山饰演薛丁山,德瑁如饰演柳迎春(彼时德珺如唱青衣,尚未改小生),刘景然饰演薛礼。第二次登台在魏家胡同,演的是《三娘教子》,吴顺林饰演王春娥,刘景然饰演薛保,金少山饰演薛倚哥。此后,他还曾陪德瑁如演过《黑驴告状》的范金哥(德珺如饰演白氏)、《探母》的杨宗保(德珺如饰演铁镜公主)、《罗成叫关》的罗春(德珺如饰演罗成)。有时兼演小丑,如《探亲家》的傻小子等。此后,金少山又从一位“赵五”(绰号“赵五娘”)先生学须生戏,先后学会了《挡谅》(饰演康茂才)、《斩子》(饰演杨延昭)、《御林郡》(饰演马芳)、《太白醉写》(饰演李白)诸剧。
    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方罹庚子之乱的北京,市井萧条,戏园里的生意清淡。为谋生计,本年底,金秀山、德珺如、刘景然、刘春喜等艺人便联合赴沪,自12月20日起,出演于须生孙菊仙、武生李春来在上海五马路宝善街开办的春仙茶园。
    初次赴沪的经历,使十一岁的金少山得到了初步锻炼。他除了演出一些娃娃生、小生、老生角色外,也开始出演“金门本派”的铜锤花脸戏,常唱《锁五龙》的单雄信、《御果园》的尉迟恭、《二进宫》的徐彦昭、《断后龙袍》的包拯等。他在春仙茶园演出的剧目,见于记载的有:
    12月20日夜戏,在正第三出的位置演出《御果园》;
    12月22日夜戏,演出开场戏《太白醉酒》;
    12月23日夜戏,在正第二出的位置,与律奎官合作演出《二进宫》,金少山饰演杨波、律奎官饰演徐彦昭(律奎官即律凤山,早年工丑角,后来改习场面,为高庆奎司鼓);
    12月24日夜戏,演出开场戏《伐齐都》;
    1902年1月22日夜戏,在倒第三出的位置,与金秀山合作演出《白良关》……
    这段时间,金少山还曾陪孙菊仙演出过《桑园寄子》。孙菊仙饰演邓伯道,金少山饰演娃娃生邓元。到了把邓元绑在桑树上,邓伯道唱那一段,孙菊仙固然唱得凄凉悲壮,金少山虽然年少,表演却很情真意切,常常令观者动容。李春来也很欣赏金少山的材质,于是专门将自己最拿手的《阳平关》《凤鸣关》《扒蜡庙》诸剧传授给他。
    1902年一1903年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原在春仙茶园演出的当家老生白文奎忽然携预付包银出走,致春仙所有演出中断。3月,金少山随父、师一行北归。
    回京后,金秀山、金少山等搭人田际云领导的玉成班。彼时的玉成班,好角如林,皮黄、梆子兼而有之。瑞德宝、张万顺、杨宝珍(杨娃子)、孙佩亭(十三红)、杨小朵、郑二奎、一声雷、罗百岁、郎德山、韩乐卿、钱金福、董志斌、慈瑞泉、王子实等均在班中奏技。在玉成班,金少山常在第二、三出的位置唱《黑风帕》《御果园》等黑头戏。
    7月11日,金少山随班参加了德胜门内大街路西麻花胡同继子受侍郎宅堂会演出。当日的戏码有:余玉琴、刘七合作演出的《丑表功》;龚云甫、郑二奎合作演出的《探寒窑》;金少山演出的《黑风帕》;余玉琴、余春芳合作演出的《演火棍》;刘永春演出的《草桥关》;杨小朵演出的《荷珠配》;许荫棠、孙怡云、金秀山合作演出的《大保国》;杨小朵、龚云甫、德珺如、韦久峰合作演出的《胭脂虎》;黄润甫、许荫棠、罗百岁、郑二奎合作演出的《法门寺》;罗百岁演出的《打砂锅》;黄润甫、王长林、钱金福合作演出的《霸王庄》;金秀山、韦久峰、郎德山合作演}H的《鱼肠剑》。
    10月22日,又在继宅参演侍郎夫人祝寿堂会。戏码有:陈鸿禧演出的《绒花计》;杨小朵演出的《小上坟》;金少山演出的《御果园》;杨小朵、陈鸿禧合作演出的《双摇会》;汪桂芬演出的《战成都》;金秀山、韦久峰合作演出的《二进宫》;黄润甫演出的《丁甲山》;汪桂芬、郎德山、陆金桂合作演出的《取帅印》;许荫棠、王瑶卿、德瑁如合作演出的《探母》;金秀山、韦久峰合作演出的《铡美案》;黄润甫、王长林合作演出的《连环套》;许荫棠、德瑁如、王瑶卿、孙怡云合作演出的《回龙阁》《银空山》;黄润甫、杨小朵合作演出的《战宛城》。
    此时的金少山,已经渐渐以演花脸戏为主了。金秀山望子成龙心切,于是加大了对他的培养力度,不但亲自授艺,还礼请自己的师父何桂山,向金少山传授了《五台山》《黄一刀》《龙虎斗》《宝莲灯》《北诈疯》《嫁妹》《跳判》《十面》诸剧(据汪侠公回忆,金少山十八岁前后曾与冯金寿在中和园演出开场戏昆曲《十面》,戏资仅数吊钱)。又命少山拜武净名伶韩乐卿为师,学习了《白龙关》《红逼宫》《打窦尔墩》《取洛阳》《下河东》《刀劈韩天化》诸剧。
    P1-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