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及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苹果产业、绿色防控技术与调研情况
第一节 苹果产业情况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发展历程和绿色防控技术
第三节 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第四章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绿色防控技术的增收机制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第四节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增收效应及其异质性的实证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第四节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实证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行为的理论逻辑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第四节 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农药投放强度和浓度影响的机理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第四节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果园内农药投放量的实证结果
第五节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外部性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与总结
第二节 建议与启示
第三节 存在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化学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问题带来的巨大损失(熊文晖等,2021),然而,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农民对化学农药日渐依赖、过度施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发生,成本浪费、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氮和磷排放量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依次是49.8%、46.5%和67.2%。农业面源污染行为中,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为主,不管是从化肥、农药总用量还是单位耕地用量来看,我国都排在全球首位。权威数据表明,全国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为5191万吨(2021年),农药用量高达139万吨(2019年),这两项数据折算到单位耕地,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存在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农产品价格难以大幅提升,也会对环境造成日益严重的破坏,使生态和资源约束不断趋紧。
对此,国家高度重视“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①。《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被颁布,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增效是政策推行的核心。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连同其他部门推出了《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各机关部门促进农业朝着绿色化方向前行:为实现绿色生态这一目标,积极摸索新的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比如技术、标准、产业、经营等方面的体系,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为农业绿色化创造更好的条件。《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化学农药减量替代计划,建立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政策机制,支持研发、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产品。
绿色防控技术(GreenControlTechniques,GCT)是绿色、有效、因地制宜的多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合集,其突出特征是知识密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与以往化学农药防治模式的不同在于,绿色防控模式很好地践行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将生物型、物理型措施应用到病虫害防治中去,贯彻了科学预防和控制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化学农药,降低了其用量(喻永红等,2012;赵连阁等,2012;储成兵,2015)。以往田间的试验表明: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显著地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在经济和环境效益之间实现良好的平衡(管荣,2009)。为使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广泛应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科普和推广行动,但基层农户群体中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状况仍不容乐观,推广和普及面临着诸多困难。“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农户技术采纳之间如何更好地连接”是实现农业绿色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行为及其效应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意义
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障农产品安全以及减轻甚至是消除农业面源污染,这是关系民生的大事。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必经之路。在我国,农户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者,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关系着农业的转型,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从农村的现状出发,怎样才能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怎样推动农业朝着绿色方向前行、维护农产品安全、推动农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着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学者们。鉴于此,本书以我国水果种类中种植面积、年产量和市场份额皆名列前茅的苹果为例进行研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和已有文献资料,梳理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山东省为例分析环渤海湾苹果优势产区内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主要特征,研判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是否能够实现农户的增收增效,并进一步挖掘推动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动力和阻碍农户应用此类技术的相关因素,最终探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环境效应,以期提供切实有效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从农户视角出发,重点研究苹果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决策机理及其效应机制。一方面,从理论研究层面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另一方面,基于实地调研,从实证分析层面掌握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行为动因及其产生效应的路径机制。在研判绿色防控技术是否具有增收、增效效应的基础上,厘清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推动和制约因素,为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服务、监管和制度设计等找到发展方向,以期为实现苹果种植户绿色生产提供政策建议。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对苹果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展开系统性分析,是对相关研究的丰富与拓展。第一,已有文献大多聚焦于大田作物或绿色防控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而大田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扩散和推广具有显著差异,识别经济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对深入推进以绿色防控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绿色生产技术具有示范意义;第二,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农业分工的有限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规模经营理论和技术扩散理论等,构建苹果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调整优化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策略、重新审视苹果绿色防控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农户收入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撑。
(二)现实意义
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是关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绿色生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绿色防控技术也得到快速传播和推广,但是其应用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在非农就业虹吸农村优质人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等现实情况不断凸显的背景下,探讨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对深入推进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考虑到资源环境约束与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系统性分析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环境效应,厘清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提供参考依据;第三,考虑到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土地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在系统性分析苹果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经济效应,评估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对农户技术效率和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户家庭绩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