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惠触发
一天的互惠体验
2022年10月6日这一天,我和平常一样早晨六点半醒来,靠在床背上先浏览一下新浪和今日头条两个网站的新闻,接着就打开微信应用程序,一个一个翻阅朋友发来的问候“早安”“早上好”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再给相关朋友回发类似问候内容的微信。同时,对昨天没来得及回复的几条问候微信进行了补发。初步估算了一下,早上一共发了50多条“问候”微信。像这样利用微信相互问候的形式,我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时间。总体感觉是,这种时髦的交友沟通形式,虽然并未发生经济上的互惠关系,却是一种感情或者说是友谊上的互惠。如果一个朋友给你发了一条问候“早安”的微信,假设当天你忘记回复,第二天、第三天他又连续给你发了类似的信息,你回不回?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在发现后的第一时间进行补发,并在第二天主动给对方发去问候的微信。如果不回朋友的微信,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感,或者说是亏欠感。如果及时补发,心理上就轻松了许多。
早饭以后,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老两口要带孙子到麦德龙超市逛一逛,然后一家人去海底捞吃个中餐,晚上还要陪同夫人参加她同事女儿的婚礼。
大约上午十点来钟,我们首站来到麦德龙超市。进入超市以后,首先看到很多人在排队,受好奇心驱使,我向工作人员打听,原来店家正在发放代金券,每个会员可免费领取50元的代金券(卡),不愿在现场排队的也可在网上领取。一听有这种免费的福利,夫人随即给儿媳妇打电话,不一会儿发来微信,已经在网上领取了代金券,在超市内买任何商品都能抵用,小额购买可以多次使用,超额还可以合并付款,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有了代金券,我们购物的欲望好像比较强,牛奶、麦片、大虾,还有平常很少购买的三文鱼,拿了就往购物车里放。
在购物的过程中,时常有试吃试尝的吆喝,有饮料、水果、奶油蛋糕,还有烤得很薄很嫩的牛排和鱼片等,孙子经不住诱惑,他感兴趣的,他都想品尝品尝。品尝过后,导购接着向我们推介相关商品。对于导购的推荐,家中确实需要的我们就拿一点放进购物车,实在不需要的就只能说句谢谢了,但心里还是有一种感觉——吃了人家的嘴短。到了结算时,代金券果然全额用于抵扣。我们比较了一下,这一次购物的支出要比平常多出四成以上。仔细回想起来,这可能是代金券和试吃品尝引发了我们的消费冲动吧。
到了吃中饭的时间,我们来到孙子喜欢的海底捞火锅店。由于事先没有预订,先一步到达的儿子已经在外面等号,儿媳妇正在享受该店免费美甲、擦鞋等服务。我们祖孙三人到来以后,服务员又送来几样小点心。大约等了二十多分钟,服务员叫号入座。我们刚坐上餐位,热心的服务员送来几辆不同款式的玩具车,让我孙子从其中挑选一辆作为店家的赠品。孙子很快就选中一辆,这也是他喜欢到海底捞的原因,因为每次到海底捞就餐,他都能获赠一辆新的玩具车,这样来过几次就积攒到了一个“车队”,孙子非常开心。小孩子一开心,再加上服务员真诚的微笑、有求必应的服务,以及对顾客无微不至的关心、对老幼嘘寒问暖的照顾等,都对家长们的消费意愿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有了“上帝”感觉的我们,自然会多点一些高档菜品。有人统计过,年轻的家长们带孩子到快餐厅就餐,如果一进门就收到了商家送给孩子的玩具,就餐消费的金额平均能增长25%。这就是互惠原则的力量。
品尝过海底捞的美食,把孙子交给他的父母,我们老两口就回家休息了,午睡醒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可能由于气温骤降,夫人感觉颈椎有些不适。她根据以往在市中医院理疗的经验,提议在网上买一个充气颈椎牵引器,可以随时在家里调理。我觉得夫人说得有道理,随即打开了前不久下载的淘特App。这个购物网站是我看了中央电视台广告后随手下载的,一直没使用。刚进入淘特网,窗口就弹出了新人优惠,提示新人可以领取5元新人红包,还可参加新人专享1分钱包邮购活动。不一会儿,我搜索到一款比较满意的充气颈椎牵引器产品,标价45元,字幕提示购买可优惠9元,加上新人5元红包抵扣,我下单后实际微信支付了31元。这个价格,夫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完成了第一单交易后,窗口又弹出了36元新人礼券包,其中有两张满11元减10元券,两张满6元减5元券和两张满4元减3元券。这些福利,在我往后的购物过程中还真的派上了减免用场。我也成了淘特购物的新粉丝。
时间到了下午五点二十左右,夫人单位的朋友打来电话,约我俩一道去参加她们单位同事女儿的婚宴,我们带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直奔酒店而去。
说到这次喝喜酒,这已经是我们两个家庭二十多年来第五次人情往来了。人情首先是从孩子们考取大学开始的,我儿子先考上大学,她家先来祝贺金榜题名。过了几年她女儿考上大学,我们也同样祝贺她女儿蟾宫折桂。没过两年,我儿子先后结婚生子,她家又先后送来份子。这回她女儿结婚,我们随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的你来我往,我们两个家庭的互惠关系就确立起来了。在往后的日子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们两个家庭的添人进口、孩子们的晋级升迁等,都要礼尚往来,以至于两个家庭遇到困难,都会互相帮助,互惠互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在家庭、社会、政党、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中集很多角色于一身,体现了一个角色丛的关系,因而每个人所产生的互惠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借给你钱是人情,替你办事是人情,给你出力是人情,为你费心是人情,呵护你成长的更是人情!谁也离不开人情,谁也躲不开人情。恩惠又总是相互的,你帮我一分,我还你十分;你暖我的心,我就暖你的心。受人之恩,必要倾情偿还,这就是互惠原理在人情关系上的真实写照。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