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人人都该懂的哲学/新核心素养系列
ISBN:9787213090844
作者:作者:(英)彼得·卡夫|责编:方程|译者:陶涛//张天雨
定价:¥69.9
出版社:浙江人民
版次:第1版
印次:第6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311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序言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
问题1  身体与心灵:什么才是人的本质?
  经验机器:人类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欺骗论证:身体与心灵是同一的吗
  反驳欺骗论证:同一者的不可分辨性原则
  二元论:心灵脱离于身体而存在
  反驳二元论:范畴错误与心身互动问题
问题2  自由意志:什么情况下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道德责任: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决定论:能否选择其他行为
  自发自由:能否做想做的事
  自律:能否摆脱运气的操控
  道德主体:人是否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问题3  同一性:什么使你与之前的自己仍是同一个人?
  心理层面的连续性
  物理身体的连续性
  个体同一性难题
  死亡对个体的影响
问题4  道德哲学:什么是真正道德的行为?
  义务论:恪守道德原则
  功利主义:追求人类幸福最大化
  美德理论:道德存在两难困境
  物种主义:差别对待其他物种
  间接功利主义:对选择进行计算
  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局限
  特殊主义:质疑道德理论
  元伦理学:不存在普遍的道德事实
问题5  政治哲学:什么是国家的正当性理由?
  自然状态:建立国家是否非理性
  后自然状态:“同意”论证和“得到好处”论证
  无知之幕:政府应如何确保正义与公平
  所有权:政府能否对私人财物再分配
  税收:政府能否对个人财产征税
  自由原则:政府是否有权干涉个人的行为
问题6  大脑与意识:人的意识是什么?
  逻辑行为主义:意识是特定的行为
  心脑同一论:意识是脑神经系统的运动
  取消物理主义:舍弃旧有术语
  功能主义:意识是复杂的功能
  人的自我意识是什么
问题7  知识论:知识是什么?
  知识的充分必要条件
  挑战知识的必要条件
  挑战知识的充分条件
  “知道”与“相信”的转化
问题8  怀疑论:怀疑的界限是什么?
  黑天鹅故事:对归纳推理的怀疑
  归纳推理的合理性
  证据与结论间必然存在逻辑断层
  内部怀疑论与外部怀疑论  所有知识都建立在概念之上
问题9  上帝证明:如何证明上帝存在?
  设计论证明:上帝是宇宙的设计者
  宇宙论证明:上帝是宇宙根本的原因
  本体论证明:上帝必然存在
  道德证明:上帝存在面临道德困境
问题10  艺术哲学: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艺术创作是否应该受到某些限制
  什么是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评判:宽容原则
  艺术鉴赏:审美无关利害
  艺术鉴赏的几个问题:从对艺术的表达到赝品
  艺术的审美价值:美与爱
结语  如何探寻生命的意义?
致谢
注释与拓展阅读
译者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人活着只需要在乎经验感受”,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很肤浅,因为生命中有许多事都比经验感受重要。至少,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人是否生活得好。然而,有人却回应道:“你说得没错,但他人生活得好,也不过说明他们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仍只是他们的经验感受而已。”
    假设你所谓的朋友背叛了你,他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或者合作伙伴欺骗了你;对此,你一无所知,并且一生都无法察觉。你的生活太平无事,甚至非常幸福。就此而言,你的经验感受毫无变化,如同从未被背叛过一样。然而,即便没有察觉,难道你的生活就真的可以被认为是幸福的吗?难道你不会更希望生活中没有人欺骗你吗?
    此类问题可以引出令人困扰的、更深层的哲学思考。毫无疑问,假如没有经验感受,人类生活将会变得没有意义;但生活同样需要涵盖更多内容,作为人,我们无疑应该看得更深刻,拥有更高的价值理想。作为人,我们能看到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差别,能看到事物呈现出的样子与事物真实的样子之间的差别,比如善意、笑脸、对爱与忠贞的誓言,和未被察觉的背叛之间的差别。
    以上思索,可以把我们引入对人类本性及其价值,即人类“自我”的哲学讨论上来。后面,我们会讨论“经验机器”(experience machine),还会讨论名声显赫,或者可以说声名狼藉的笛卡尔先生,他可是所谓的“现代哲学之父”。这些讨论,将为后续的章节做好铺垫,而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将在后续的章节中具体展开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哲学家而言,“现代”(modern)通常起始于17世纪初期。因为在这个阶段,至少从表面上看,笛卡尔开始凭借理性(reason)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再依赖古典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或经院哲学的解释。不过,其实在笛卡尔之前,弗兰西斯·培根也开始鼓励以科学实验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如何运行。
    经验机器:人类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假设你热爱航海,想要独自环游世界,但是你却很懒、缺乏毅力,还特别容易晕船。再假设存在一台令人梦寐以求的机器——经验机器,它能够模拟现实,无论你想要什么经验感受,它都能提供给你。一旦接通电源,你将无法分辨真实与虚拟,并忘记你正在使用机器,而你所体验到的经验、感受、信念都与现实生活中的毫无差别。那么,这能说你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吗?
    古希腊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是古希腊雅典的三位哲学巨头,他们对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以及被归为“自然哲学”时期的科学等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他是一个知识“牛虻”,刺痛了那些自以为懂得很多的、自满的富人和权贵。当时,雅典的人民认为他的思想会腐蚀年轻人,而且亵渎神明,于是判处他死刑。苏格拉底拒绝了学生们安排好的逃跑计划,毅然赴死。现在,我们对苏格拉底思想的了解大多来自其最伟大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
    柏拉图(前429—前347):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对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柏拉图超越了这个不断变化的表象世界,进而去探索永恒不变的理念或概念。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理想社会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些非常激进,例如认为男性与女性应该平起平坐等;此外,他还提出了很多关于爱、欲望和想法的观点。
    P3-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