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印染废水研究进展
1.1.1 印染废水染料概述
1.1.2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1.1.3 印染废水重金属来源
1.1.4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1.2 抗生素废水研究进展
1.2.1 抗生素废水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1.2.2 抗生素废水处理现状
2. 原水有机物特性及其对超滤膜污染的研究
2.1 引言
2.1.1 膜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
2.1.2 超滤技术的优势及挑战
2.2 不同原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分析
2.2.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2.2.2 亲疏水性分析
2.2.3 分子量分布
2.2.4 全波长扫描分析
2.2.5 荧光性能
2.3 超滤膜污染特性研究
2.3.1 比通量变化分析
2.3.2 有机物去除情况
2.3.3 可逆性分析
2.3.4 膜污染阻力分析
2.4 膜污染的物质识别及机理分析
2.4.1 超滤前后有机物的特性分析
2.4.2 污染膜表面官能团的分析
2.4.3 膜污染模型拟合情况分析
3. 改性氧化石墨烯去除离子染料和Cr(Ⅵ)的研究
3.1 引言
3.2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3.2.1 石墨烯简介
3.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3.3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方法
3.3.1 聚合物改性
3.3.2 有机小分子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
3.4 材料表征与分析
3.4.1 SEM分析
3.4.2 FTIR分析
3.4.3 XRD分析
3.4.4 XPS分析
3.5 PANI/GO对吸附甲基橙的去除研究
3.5.1 不同因素对PANI/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3.5.2 PANI/GO对甲基橙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3.5.3 PANI/GO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6 L-Glu/GO对吸附甲基橙的去除研究
3.6.1 不同因素对L-Glu/GO吸附甲基橙的影响
3.6.2 L-Glu/GO对甲基橙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3.6.3 L-Glu/GO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7 PANI/GO对吸附Cr(Ⅵ)的去除研究
3.7.1 不同因素对PANI/GO吸附Cr(Ⅵ)的影响
3.7.2 PANI/GO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3.7.3 PANI/GO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7.4 脱附再生实验
3.8 L-Glu/GO对吸附Cr(Ⅵ)的去除研究
3.8.1 不同因素对L-Glu/GO吸附Cr(Ⅵ)的影响
3.8.2 L-Glu/GO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3.8.3 L-Glu/GO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3.8.4 脱附再生实验
3.9 小结
4. 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对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1.1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
4.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介
4.2 氨基改性UiO-66的合成及其对诺氟沙星和四环素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4.2.1 不同氨基配比的UiO-66-NH2(n)的合成
4.2.2 表征
4.2.3 吸附实验
4.2.4 吸附模型
4.2.5 结构与形貌表征
4.2.6 不同氨基配比对吸附行为的影响
4.2.7 吸附动力学研究
4.2.8 吸附等温线研究
4.2.9 不同pH值下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研究
4.2.10 吸附机理
4.3 原位自组装策略制备分子印迹型NH2-MIL-101及其对诺氟沙星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4.3.1 NH2-MIL-101和MI-MOF的合成
4.3.2 表征
4.3.3 吸附实验
4.3.4 吸附模型
4.3.5 结构与形貌表征
4.3.6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7 吸附等温线研究
4.3.8 吸附热力学研究
4.3.9 选择性吸附研究
4.3.10 重复利用性研究
4.3.11 吸附机理
4.4 分子印迹型NH2-MIL-101/泡沫碳的合成及其对抗生素的选择性去除
4.4.1 NH2-MIL-101/CF和MI-MOP/CF的合成
4.4.2 表征
4.4.3 吸附实验
4.4.4 结构与形貌表征
4.4.5 溶液pH值对吸附行为的影响
4.4.6 吸附动力学研究
4.4.7 吸附等温线研究
4.4.8 选择性吸附性能研究
4.4.9 循环利用性研究
4.4.10 吸附机理
4.5 小结
5. 改性铁基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1.1 基于铁基材料的非均相活化技术
5.1.2 铁基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5.2 无机改性铁基S-Fe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过硫酸盐PDS降解AO7的实验研究
5.2.1 无机改性铁基S-Fe催化剂的制备
5.2.2 无机改性铁基S-Fe催化剂的表征
5.2.3 结果与讨论
5.3 结构改性铁基催化剂S-Fe@O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的实验研究
5.3.1 结构改性铁基催化剂S-Fe@O的制备
5.3.2 结构改性铁基催化剂S-Fe@O的表征
5.3.3 结果与讨论
5.4 Ce掺杂铁基催化剂Ce-Fe的制备及其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研究
5.4.1 Ce掺杂铁基催化剂Ce-Fe的制备
5.4.2 Ce掺杂铁基催化剂Ce-Fe的表征
5.4.3 结果与讨论
5.5 小结
6. 铜铁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催化过硫酸盐处理偶氮染料甲基橙的研究
6.1 引言
6.1.1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
6.1.2 非均相过渡金属催化过硫酸盐研究进展
6.2 纳米CuO/RGO催化过硫酸盐处理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实验研究
6.2.1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6.2.2 过硫酸钠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2.3 催化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2.4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2.5 甲基橙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2.6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6.2.7 自由基捕获实验
6.3 磁性纳米Fe?O4/RGO催化过硫酸盐处理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实验研究
6.3.1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6.3.2 过硫酸钠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3.3 催化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3.4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3.5 甲基橙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3.6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6.3.7 自由基捕获实验
6.4 磁性纳米CuFe2O4/RGO催化过硫酸盐处理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实验研究
6.4.1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6.4.2 过硫酸钠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4.3 催化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4.4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4.5 甲基橙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4.6 正交实验
6.4.7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6.4.8 自由基捕获实验
6.5 小结
7. 磁性铁酸锰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7.1 引言
7.1.1 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概述
7.1.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
7.1.3 基于过硫酸盐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
7.1.4 非均相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的研究进展
7.2 ZnO负载MnFe2O4的制备及其活化PDS氧化降解TC的实验研究
7.2.1 ZnO/MnFe2O4催化剂的制备
7.2.2 ZnO/MnFe2O4催化剂的表征
7.2.3 ZnO/MnFe2O4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TC
7.2.4 ZnO/MnFe2O4催化剂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研究
7.2.5 实际水样中的应用——TOC和COD去除效果
7.2.6 不同污染物在ZnO/MnFe2O4/PDS体系下的降解情况
7.2.7 ZnO/MnFe2O4/PDS体系中自由基的鉴别
7.2.8 TC降解路径分析
7.3 类石墨烯多孔生物炭负载MnFe2O4的制备及其活化PDS氧化降解RhB的实验研究
7.3.1 MnFe2O4/KFS800催化剂的制备
7.3.2 MnFe2O4/KFS800催化剂的表征
7.3.3 MnFe2O4/KFS800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选择性降解RhB
7.3.4 MnFe2O4/KFS800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研究
7.3.5 MnFe2O4/KFS800/PDS体系自由基的鉴别
7.3.6 催化机理研究
7.4 小结
8. 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左氧氟沙星的研究
8.1 引言
8.1.1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物及其来源、危害
8.1.2 环境中PPCPs的处理方法
8.1.3 钴基及载钴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的研究现状
8.2 钴基咪唑沸石骨架ZIF-67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过硫酸盐PDS降解LEV的实验研究
8.2.1 ZIF-67催化剂的制备
8.2.2 钴基金属有机骨架ZIF-67催化剂的表征
8.2.3 结果与讨论
8.3 Co掺杂铁基骨架材料MIL-101(Fe)@Co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实验研究
8.3.1 Co掺杂铁基骨架材料MIL-101(Fe)@Co的制备
8.3.2 Co掺杂铁基骨架材料MIL-101(Fe)@Co的表征
8.3.3 结果与讨论
8.4 Fe掺杂钴基骨架材料PF@ZIF-67的制备及其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左氧氟沙星的实验研究
8.4.1 Fe掺杂钴基骨架材料PF@ZIF-67的制备
8.4.2 Fe掺杂钴基骨架材料PF@ZIF-67的表征
8.4.3 结果与讨论
8.5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