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汉范式(精)/天文学史新视野丛书
ISBN:9787570635023
作者:编者:孙小淳//肖尧|责编:张波军//刘芳|总主编:孙小淳
定价:¥128.0
出版社:湖北科技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310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导论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汉范式”
第一章  早期中国思维中的数理、图理与式图——以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为中心
  早期中国如何建立事物的关联
  以《陈起》为中心:篇章结构及不同层次的“数”
  以“岁”为旨归的历法生成论
  岁历周期的图像化及其数理模型
  以“度”为旨归的音律生成论
  十二律理想的周期回归及其图像化
  民间式图在要素关联和观念形成方面的作用
  总结:早期中国借助数与图像建立事物关联
第二章  《太初历》历元问题新探
  《太初历》的历元确定问题
  “藉半日法”问题新解
  余论
第三章  落下闳与“太初改历”:民间天文学家如何参与国家改历活动
  落下闳受荐参与国家改历活动
  改历过程中的宇宙观之争
  落下闳留给后世的印象
第四章  《淮南子》中的“浑天说”思想要素
  《淮南子》“气”本原的宇宙生成论
  《淮南子》与《灵宪》《恒先》的天地结构比较
  冬夏二至日与阴阳之气的运作
  “九州八极”中的浑天结构
  结论
第五章  张衡《思玄赋》星象解读
  《思玄赋》与《史记·天官书》、“三家星官”的比较
  《思玄赋》的星象与巡狩制度
  结论
第六章  周而复始,循环再生:京房六十律探析
  律学源起的困境:三分损益与五声十二律
  京房如何构造六十律
  结论
第七章  日躔十二次计算的历史演变
  早期十二次的形成
  日躔十二次在唐宋时期的转变
  日躔十二次在元明时期的改进
  西洋新法中的日躔十二宫
  清代历算家围绕十二宫的争论
  结论
第八章  中国历法中的火星运动模型——从《三统历》到《皇极历》
  火星运动推算的精密化过程
  历法构造与实际观测的关系:以《三统历》火星运动为例
  新的观测被引入推算:行星运动不均匀性在《皇极历》中的体现
  结论
第九章  汉唐之际的“太白昼见”记录
  东汉到唐代“太白昼见”记录的整理
  “太白昼见”记录的可靠性分析
  从“问题”记录看《天文志》的编纂
  结论
第十章  验历与中国古代历法的制定
  为什么要进行验历
  验历所用天象
  唐宋时期五星天象进入验历
  验历统计性结果与历法优劣判断
第十一章  “天下之中”“土中”与“地中”概念辨析
  “天下之中”“土中”与“地中”
  “天地之中”
  结论
第十二章  郭守敬四丈高表测影研究
  郭守敬为何建四丈高表进行测影
  郭守敬四丈高表测影的误差分析
  中国古代圭表测影技术的革新
  结论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