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一、海峡两岸词汇差异研究
二、海峡两岸词汇融合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相关说明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相关说明
第四节 语料来源
一、大陆语料
二、台湾语料
第二章 海峡两岸差异词词形研究
第一节 海峡两岸特有词语研究
一、两岸特有词语的界定
二、两岸特有词语的类别
三、两岸特有词语数量考察
第二节 海峡两岸同义异形词语研究
一、两岸同义异形词语的界定
二、两岸同义异形词语的类别
三、两岸同义异形词语的数量考察
第三节 个案研究(一)——海峡两岸同素异序词考察
一、普通话中的同素异序词
二、两岸词汇对比中的同素异序词
三、两岸同素异序现象考察
四、两岸同素异序词的判定标准
第四节 个案研究(二)——对“熊猫”和“猫熊”的历时考察
一、“熊猫”和“猫熊”的出现
二、“熊猫”和“猫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使用情况
三、“熊猫”和“猫熊”在大陆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四、“熊猫”和“猫熊”在台湾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五、余论
第三章 海峡两岸差异词词义研究
第一节 基于义项之间的比较
一、同一词语,两岸没有相同义项
二、同一词语,两岸既有相同义项,也有不同义项
三、小结
第二节 基于义位内部各要素的比较
一、基义相同,陪义不同
二、义值相同,义域不同
三、小结
第三节 个案研究(一)——对“爱戴”基义变化的历时考察
一、“爱戴”的语义特征:[+生命][+尊崇]
二、“爱戴”在大陆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三、“爱戴”在台湾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四、小结
第四节 个案研究(二)——两岸通用词“起跑”的隐性差异
一、“起跑”的意义、用法及两岸差异
二、两岸词语的隐性差异
第五节 余论
第四章 海峡两岸词汇融合研究
第一节 融合以及融合度的界定
一、融合的界定
二、融合度的概念及其界定
三、融合度的判定标准
第二节 影响两岸词语融合度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二、语言自身的原因
三、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倾向
四、小结
第三节 大陆吸收台湾词语研究示例——“资深”
一、“资深”在两岸隔离前的使用情况
二、“资深”在台湾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三、“资深”在大陆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四、小结
第四节 台湾吸收大陆词语研究示例(一)——“抓紧”
一、“抓紧”在两岸隔离前的使用情况
二、“抓紧”在大陆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三、“抓紧”在台湾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
四、小结
第五节 台湾吸收大陆词语研究示例(二)——“科普”
一、“科普”的产生
二、“科普”在大陆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三、“科普”在台湾的使用情况(1949年以后)
四、余论
第六节 两岸词语双向融合研究示例——“力道”与“力度”
一、“力道”的双向融合
二、“力度”的双向融合
三、“力道”和“力度”的消长变化情况
四、小结
第七节 余论
第五章 关于早期现代汉语词汇在台湾发展演变研究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
二、由共时描写到历时考察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由词义深入词义内部
二、由概念意义到其他意义
三、由差异词语义项对比深入到同义词语义项对比
第三节 余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