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求诸己,破局高手的短板修复
将欲治人,必先治己
知错能改,大丈夫之始也
留一只耳朵用来听批评
发现强者,学习强者,成为强者
罚不迁列与亡羊补牢的速度
容小过,得长酬
第二章 韬光养晦,破局高手的荣辱之路
只有卧薪尝胆,方能厚积薄发
隐蔽锋芒,避免无端的祸害
水至清则无鱼,凡事不能太苛刻
忍辱负重,静待发展时机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要有扮猪吃老虎的隐忍
做事留余地,不把事做绝
第三章 借势起势,破局高手的情势观、局势观
在变化中找机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机不可失,学会乘势而为
大树底下好乘凉,借一切可借之势
身要在局中,心要在局外
第四章 百忍成金,破局高手的情绪管理
忍让,成就大事者的气度雅量
克制欲望,不为蝇头小利而诱
君子慎独,练就强大的自制力
宠辱不惊,不被奉承迷惑
脸皮厚一点,机会多一点
敢于吃亏,有舍方有得
刚柔并济,关键时不可软弱
第五章 事以密成,破局高手的谨言慎行
不该自己出风头,要尽量保持沉默
嘴要严: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学会装糊涂,安身立命的法宝
藏锋露拙,匿其锐示其弱
不要喧宾夺主,摆正自己的位置
无谓的意气之争要不得
第六章 张嘴三分利,破局高手的语言艺术
说 “好” 容易,说 “不” 难
站在对方的立场说出有利于自己的话
讲话有分寸,讲尺度,知深浅
说话要委婉,要留有余地
勿揭人短,勿言人过
交浅言深是大忌,君子所戒
第七章 识人用人,破局高手的用人之道
人人皆有才干,唯有大小之分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赏罚分明,而诡乃止
重信守诺,方能留住人才
第八章 抓住时机,破局高手的果敢选择
知进退,懂取舍,方立于不败之地
人才也需要好平台,良禽择木而栖
处变不惊的应变智慧
静待时机,不可强出头
以退为进,不可偏执一端
见好就收,要学会及时功成身退
第九章 运筹帷幄,破局高手出手就成定局
没有绝对的胜利,只有互惠共赢
出手要狠,决断要快,绝不优柔寡断
打破固有思维,方可出奇制胜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破局思维
犯了错误是可以被理解的,只要能够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能从中受益。“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人都可能会犯错,但是只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改正,就没有比这事更好的了。
破局解读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想要变得更好,就得先看清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去改进。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大家都想变得更强。但在这个过程中,犯错是很正常的。最重要的是,破局者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然后不断去完善自己。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走得更远。
“知错能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公司的经营。在商业世界里,公司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和人一样,公司也要能看清自己的问题,并勇于去改正。如果公司的产品有问题,公司就要及时把产品收回来,改进制造方法;如果市场发生了变化,公司就要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找到新的机会。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被淘汰。
破局故事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国有两个特别厉害的大臣,一个是武将廉颇,另一个是文臣蔺相如。廉颇是个打仗的高手,他率领军队战胜了很多国家,特别有名。而蔺相如呢,他不仅聪明而且勇敢,哪怕面对强大的秦王也不胆怯。他两次出使秦国,都帮赵国争得了面子,所以赵王非常看重他,给他的地位比廉颇还要高。
然而廉颇觉得不太公平,他觉得蔺相如就是会说几句漂亮话,哪里比得上他的战功赫赫呢?所以,他常常对手下的人说,要是碰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他就开始装病不去上朝,避免和廉颇碰面。他还告诉手下的人,如果碰到廉颇的手下,就尽量让着点,别跟他们吵。可有一次,蔺相如出门办事,偏偏就碰到了廉颇。为了不让两人起冲突,蔺相如就叫马车夫把车驾驶到小巷子里,让廉颇先过去。
蔺相如的手下们都很生气,觉得蔺相如太怕廉颇了。但蔺相如解释说:“你们想想,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我们国内文官武将都团结一致。我和廉颇就像是两只老虎,如果我们打起来,其中一只肯定会受伤,那秦国就有机会来打赵国了。你们说,是国家重要还是我们个人的面子重要呢?”
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觉得很惭愧。于是,他脱光上衣,背上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去道歉。蔺相如赶紧扶起他,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
廉颇不仅是个勇猛善战的将军,还是个真正的勇士。立下赫赫战功且身居高位的廉颇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负荆请罪实属难得。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犯了错就应该改正,但有时候,因为面子问题,我们很难主动承认错误。其实,回避错误需要花费很多力气。与其这样,不如直接承认错误,把它当作一个教训。
每个人都是在经历各种困难和错误中成长的。错误就像路上的小水坑,只有当你踩进去,溅起一身水,你才会记住以后要小心避开。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