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高质量发展研究/博士后丛书/国信智库
ISBN:9787522025056
作者:作者:张贺|责编:赵晨子
定价:¥66.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195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地方政府债国际经验
    1.2.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正负溢出效应
    1.2.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特点和意义
    1.2.4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经济增长
    1.2.5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制度与风险
    1.2.6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高质量发展
    1.2.7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5.4  实践案例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理论:公共产品与政策性金融学视角
  2.1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
    2.1.1  一般公共品理论
    2.1.2  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
  2.2  公共产品投资与公共财政之困
  2.3  传统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存在误区
    2.3.1  传统公共经济学未能揭示公共产品的本质
    2.3.2  传统公共经济学对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缺乏系统研究
  2.4  重构公共产品本质特征
    2.4.1  公共权力和制度结构
    2.4.2  公共产品循环机制
    2.4.3  公共产品循环的纽带
  2.5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公共基础设施循环机制的耦合
    2.5.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助于解决公共财政困局
    2.5.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符合对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的正确认识
    2.5.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介入下的公共基础设施经济循环
  2.6  政策性金融及其公共性
    2.6.1  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2.6.2  政策性金融的公共性
    2.6.3  政策性金融公共性与财政公共性对立统一
    2.6.4  政策性金融视角下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运行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变迁及发行分析
  3.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内涵
  3.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变迁
    3.2.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演变梳理
    3.2.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展历程
  3.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实务情况
    3.3.1  基本条件
    3.3.2  发行流程
    3.3.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要参与主体与信息披露
    3.3.4  信息披露
  3.4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情况
    3.4.1  全国债券余额不断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据主导
    3.4.2  全国债券发行逐年增加,发行期限逐步趋于长期化
    3.4.3  各地区债券发行差距较大,债务承压呈现不同压力
    3.4.4  各地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整体逐步提升,区域发行规模区别较大
    3.4.5  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仍需完善,债券交易金额较低
  3.5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定价情况
    3.5.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利率定价的形成
    3.5.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利率比较分析
  3.6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情况
    3.6.1  广东省各投向领域发行规模分析
    3.6.2  广东省各投向领域发行项目数量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稳增长”作用
  4.1  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4.1.1  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增长
    4.1.2  地方政府债务抑制经济增长
    4.1.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高质量发展
  4.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经济增长
    4.2.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
    4.2.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与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4.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稳增长”的实证检验
    4.3.1  模型设定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
    4.3.3  基准回归分析
    4.3.4  非线性关系检验
    4.3.5  机制分析
    4.3.6  异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基于ESG理念
  5.1  乡村振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5.1.1  农林
    5.1.2  水利
    5.1.3  城乡电网
    5.1.4  城乡冷链
  5.2  绿色新基建与新能源
    5.2.1  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2.2  绿色新能源建设
  5.3  支持中小银行发展
    5.3.1  出台背景
    5.3.2  增资模式
    5.3.3  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高质量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6.1  项目储备审核阶段
    6.1.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定位有待明晰,融资模式选择存在困惑
    6.1.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
    6.1.3  预算监督力度有限,社会公众参与度较低
    6.1.4  项目审核标准不明确,导致上报项目质量参差不齐
    6.1.5  项目申报把握不精准,投向与国家重大政策不相符
  6.2  债券发行阶段
    6.2.1  委托—代理发债机制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隐患
    6.2.2  信用评级同质化,无法有效反映各地债券实际风险
    6.2.3  行政干预债券定价,债券利率一二级市场倒挂明显
    6.2.4  现行发行流程低效,项目与资金无法有效衔接
    6.2.5  债券投资者结构单一,二级市场活跃度不高
  6.3  债券资金管理使用阶段
    6.3.1  信息披露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投资人需求
    6.3.2  资本金到位较难,撬动社会资金效益不明显
    6.3.3  项目收益与还本期限不匹配,资金利用率有待提升
    6.3.4  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时滞较长,导致债券资金效益不高
    6.3.5  发债资金管理混乱时有发生,挪用或闲置现象频出
  6.4  债券偿还阶段
    6.4.1  债券集中发行,同一时期还本付息压力较大
    6.4.2  土地出让款下降显著,债务风险日益累积
    6.4.3  项目收益水分普遍较高,潜在偿债风险突出
    6.4.4  地方政府重发行轻管理,项目现金流难以实现
    6.4.5  续发项目资金跟不上,项目工程烂尾风险加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风险评价
  7.1  构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风险评价体系及理论基础
    7.1.1  指标体系构建
    7.1.2  理论基础
  7.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偿债能力评估
    7.2.1  量化估测
    7.2.2  空间格局
  7.3  进一步分析:一般债券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风险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7.3.1  指标构建比较
    7.3.2  动态演进情况
    7.3.3  空间格局情况比较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风险管理机制:全生命周期管理
  8.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借鉴
    8.1.1  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分析
    8.1.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借鉴
  8.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风险管理
    8.2.1  项目谋划期
    8.2.2  项目审核发行
    8.2.3  项目存续期管理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准备
    9.2.2  持续做优项目审核及发行
    9.2.3  稳步做实项目存续期管理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