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物言志诗
1.哀音何动人,物微意不浅——读杜甫《促织》
2.千岩万壑自在啼——读欧阳修《画眉鸟》和文同《画眉禽》
3.沉雄豪迈者的清新明快风——读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4.清溪霜月闲弄影——读朱熹《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5.各得其宜,各臻其妙——读唐人咏蝉三绝
6.放使干霄战风雨——读陆游《苦笋》
7.“未展”的趣味与情思——读钱翊《未展芭蕉》和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
8.一曲流连哀痛的挽歌——读韩偓《惜花》
二、咏史怀古诗
9.昔盛自有慨,今衰别有意——读王建《楼前》和杜牧《过勤政楼》
10.“月锻年炼”有佳句——读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11.意态由来画不成,丹青难写是精神——读王安石《读史》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吴融《华清宫(其一)》和李约《过华清宫》
13.盛衰之慨,兴亡之叹一读刘禹锡《乌衣巷》、吴激《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和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
14.后人复哀哀何深——读陆游《哀郢二首(其一)》
15.述怀真切动人,咏史耐人寻味——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三、羁旅思乡诗
16.想象必须是热的——读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17.归梦之切,却恐之烈——读陆游《南乡子》
18.愁思怨意的总爆发——读王寂《日暮倚杖水边》
19.秋风里,他慷慨歌大志——读王安石《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2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杜审言《渡湘江》和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21.少年壮气悲寥廓——读孔武仲诗
22.山水趣与别离情——读王维《晓行巴峡》
23.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情感——读杜甫《月圆》
24.寻常叙事别样情——读陆次云《出门(其二)》
四、边塞征战诗
25.报国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巧妙融合——读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26.看出兴亡——读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27.诗家夫子王江宁——读王昌龄《塞下曲四首(其二)》
28.深挚的情感,激昂的壮别——读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29.以古为鉴,人谋克壮——读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30.新兵视角的军旅生活——读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
31.豪迈气概与盛唐气象——读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32.野望者的复杂情感——读杜甫《野望》
33.虚实之写有异,内在精神相通——读崔国辅《从军行》
34.少年游侠的情怀——读王昌龄《少年行》
五、送别怀人诗
35.“无理”之中有妙处——读晁补之《临江仙》
36.依依惜别情,总有个性言——读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
37.对孤独者的真诚劝勉——读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
38.赠别之中的丰富意蕴——读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
39.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读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40.长者的语气,智者的告诫——读李颀《送魏万之京》
41.龙吟虎啸之中有和缓——读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42.惜别而不伤别——读李白《广陵赠别》
43.虚实相生,喜忧交织——读晁补之《虞关人》
44.点染之中的离情别绪——读李颀《送王昌龄》
45.殷切之情,赤诚之心——读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
46.设身处地的矜悯,语重心长的期许——读岑参《送杨瑗尉南海》
47.客中送客的复杂情思——读司空曙《峡口送友人》和雍陶《送蜀客》
六、山水田园诗
48.如果懂得,日日处处皆春色——读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49.深厚的济世情怀——读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50.寻找安顿灵魂的处所——读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51.明净清幽之境,主客欢洽之情——读吴伟业《意难忘·山家》
52.言有尽而情意无穷的韵味——读谢胱《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
53.还原中入境,比较中辨味——读韦庄《纪村事》
54.妙在淡然不着痕迹——读韦应物《燕居即事》
55.激越慷慨,流离闲婉——读薛昂夫《山坡羊·西湖杂咏春》
56.非是题画自制画——读张九龄《春江晚景》
57.同中有异,各擅胜场——刘敞《登城》和苏轼《望湖楼晚景》联读
58.美丽的景象,美丽的描摹——读刘禹锡《望洞庭》与雍陶《题君山》
七、即事(景)抒怀诗
59.梅妻鹤子的观物——读林逋《湖上晚归》
60.壮士亦有悠游思——读陆游《破阵子》
61.学习先圣,报效家国——读陆游《示儿子》
62.用“美好”展望“美好”——读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63.转益多师是汝师——读韩驹《赠赵伯鱼(节选)》
64.立体而丰满的儒将形象——读王建《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65.至情之笔写至情——读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66.“惆怅”之中有深情——读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67.物态的描摹与内情的表露——读杜牧《齐安郡中偶题》和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68.没有“春风”,没有“长安花”——读李廓《夏日途中》
69.雨的精神,人的境界——读张孝祥《隐净山中大雨》
70.“由景及理”的范例——读金銮《柳堤》
71.船家女子的风采——读陆游《镜湖女》
72.典多辞雅,通俗朴茂——读王恽[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
73.“不遇”之外的深意——读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和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八、题(咏)画抒怀诗
74.豪华落尽见真淳,淡极始知花更艳——读陈与义《题许道宁画》
75.无一个“肖”字更了得——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76.内蕴丰富,亦庄亦谐——读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77.墨梅的气质,画家的造诣——读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78.贵在诗传画外意——读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79.欣赏与痛惜背后的意味——读黄庭坚《题竹石牧牛(并引)》
80.画亦神来诗亦奇——读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81.书中自有报国情——读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82.“故人言是丹青”的警醒——读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83.此意在人间——读苏轼《醉翁操》
84.议论人诗,诗意盎然——读林希逸《答友人论学》
九、干谒言志诗
85.委婉从容,不卑不亢——读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
86.愤激犹能洒脱,自勉足见奋发——读李贺《野歌》
87.惜才爱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读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88.盛世才子的惆怅——读李白《金陵望汉江》
89.将军的本色,报国的豪情——读曹翰《内宴奉诏作》
90.悲情中的希望——读白居易《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十、史传类文言文
91.“读通”文言一策:提要钩玄——读《东观汉记·卷十(节选)》
92.聚焦事件:人物传记的一种读法——读《宋史·王安石传(节选)》与王安石《众人》
93.人生的原则——读《董三齐传》
94.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读《资治通鉴(节选)》
95.对话与机会——读《卜式传》
96.敢于挑战,以德化人——读《隋书(节选)》
97.“读懂”为要——读《儒贾传》
98.读懂“羊公”品格——读《晋书·羊祜传(节选)》
99.主战抵主逃,实战成言和——读《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节选)》
100.闻鸡起舞,中流击楫——读《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节选)》
十一、杂记类文言文
101.“读懂”的重要一策:彻底的翻译——读《韩非子·难一(节选)》和《孔丛子·答问(节选)》
102.读短与比对——读“关于子贡出使之论”
103.事为理设,水到渠成——读《韩非子·十过(节选)》
104.快梳脉络,力剖对话——读《百战奇略(节选)》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节选)》一
105.聚焦“战术”,积累“典故”——读《百战奇略(节选)》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节选)》二
106.议论成“记”,如对座而谈——读《藏书室记》
107.修养身心,方能得静——读《静者居记》
108.赞景颂人,言短意长——读《潭州东池戴氏堂记(节选)》
109.繁富简练,谈言微中——读《快园道古小序》
110.欲擒故纵,切中肯綮——读《战国策目录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