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国外辅助供电系统技术
1.1.1 法国TGV高速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1.1.2 德国ICE高速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1.1.3 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1.2 国内辅助供电系统技术
1.2.1 CRH系列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
1.2.2 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
1.3 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基本原理
1.3.1 CR400BF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基本原理
1.3.2 CR300AF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基本原理
第2章 辅助变流器的建模与控制
2.1 动车组辅助变流器结构分析
2.1.1 CRH系列动车组辅助变流器结构简述
2.1.2 CR400BF型动车组辅助变流器结构分析
2.2 单体辅助变流器脉宽调制技术
2.2.1 正弦脉宽调制
2.2.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2.3 单体辅助变流器控制策略
2.3.1 双闭环解耦控制技术
2.3.2 其他控制技术
2.4 辅助变流器并联均流控制策略
2.4.1 辅助变流器并联系统分析
2.4.2 引入虚拟阻抗的下垂控制技术
2.4.3 并联系统锁相技术
第3章 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
3.1 CR400BF型动车组充电机建模与控制
3.1.1 充电机基本拓扑
3.1.2 后级DC/DC变换器建模
3.1.3 后级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
3.2 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
3.2.1 移相控制
3.2.2 模糊控制
3.3 DC/DC变换器并联系统均流控制策略
3.3.1 并联系统建模分析
3.3.2 下垂控制法
3.4 并联型DC/DC变换器控制
3.4.1 ISOP型DC/DC变换器控制
3.4.2 IPOP型DC/DC变换器控制
第4章 蓄电池组的建模与控制
4.1 蓄电池组建模
4.1.1 黑箱模型
4.1.2 电化学模型
4.1.3 等效电路模型
4.2 蓄电池SOC估计方法
4.2.1 电池模型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
4.2.2 电池模型的参数辨识方法
4.2.3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
4.2.4 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4.2.5 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4.3 五阶梯恒流恒压充电控制
4.3.1 马斯快充定律
4.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充电策略优化
第5章 动车组蓄电池移车系统
5.1 蓄电池移车系统
5.1.1 蓄电池移车系统研究背景
5.1.2 蓄电池移车系统发展现状
5.2 动力电池系统模块的建模与控制
5.2.1 蓄电池组选型与建模
5.2.2 DC/DC转换装置设计
5.3 蓄电池组优化配置与均衡控制
5.3.1 动车组牵引计算
5.3.2 蓄电池组优化配置
5.3.3 蓄电池组均衡系统设计
5.4 牵引电机的建模与矢量控制
5.4.1 牵引电机建模
5.4.2 牵引电机矢量控制
5.4.3 牵引电机仿真分析
5.5 蓄电池移车系统仿真与实验验证
5.5.1 仿真分析
5.5.2 实验分析
第6章 碳化硅器件的相关应用
6.1 碳化硅器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6.1.1 碳化硅器件国外研究
6.1.2 碳化硅器件国内研究
6.1.3 碳化硅材料结构特性与制备工艺
6.2 碳化硅MOSFET的特性分析
6.2.1 碳化硅MOSFET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6.2.2 碳化硅MOSFET的静态电学特性
6.2.3 碳化硅MOSFET的动态电学特性
6.3 基于碳化硅器件和硅器件的三相逆变器比较分析
6.3.1 碳化硅MOSFET和硅IGBT性能对比
6.3.2 碳化硅器件三相逆变器与硅器件三相逆变器对比分析
6.4 基于碳化硅MOSFET的中频辅助变流器在动车组上的应用
6.4.1 电路拓扑
6.4.2 实验验证
第7章 城市轨道交通辅助供电系统
7.1 城市轨道交通辅助供电系统简述
7.1.1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7.1.2 导轨式胶轮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7.2 辅助变流器建模与控制
7.2.1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辅助变流器分析
7.2.2 导轨式胶轮列车辅助变流器建模与零序环流抑制分析
7.3 DC/DC变换器建模与控制
7.3.1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充电机与悬浮电源分析
7.3.2 导轨式胶轮列车DC/DC变换器分析
第8章 展望
8.1 辅助变流器
8.2 隔离型直流变换器
8.3 碳化硅器件在辅助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8.4 辅助供电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