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电路性质与电路定律
§1.1 功率、储能和作用力的有条件满足叠加性
1.1.1 同时存在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情况
1.1.2 两个*立电源在某阻抗上产生的电压相位正交的情况
1.1.3 电源非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叠加性
1.1.4 多频稳态电路平均功率的叠加性
1.1.5 多频稳态电路平均储能和平均作用力的叠加性
1.1.6 无损线传输功率的叠加性
1.1.7 计算举例
1.1.8 结语
§1.2 端口总功率的有条件满足叠加性
1.2.1 端口只接电流源的情况
1.2.2 端口只接电压源的情况
1.2.3 端口接两种电源的情况
1.2.4 端口总功率满足叠加性举例
1.2.5 结语
§1.3 网孔及回路阻抗矩阵的性质
1.3.1 全网孔阻抗矩阵及其性质
1.3.2 其他*立回路阻抗矩阵及其行列式
1.3.3 对回路阻抗矩阵性质的验证
1.3.4 结语
§1.4 用网络图论解读基尔霍夫论文
1.4.1 导线模型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连通图
1.4.3 支路电流的分式表达式
1.4.4 *立回路的选取及其与其他回路的关系
1.4.5 求解全部支路电流的完备方程——支路电流方程
1.4.6 回路电流方程系数矩阵行列式的图论分析
1.4.7 全部支路电流公共分母的图论分析
1.4.8 回路电流分子表达式的图论分析
1.4.9 对论文注解的图论解读
1.4.10 结语
§1.5 拉格朗日方程与基尔霍夫定律的相互演绎
1.5.1 拉氏方程的一般性描述
1.5.2 电路中的拉氏方程
1.5.3 用拉氏方程演绎电路定律
1.5.4 用电路定律演绎拉氏方程
1.5.5 拉氏方程等价于*立的KVL方程的证明
1.5.6 结语
§1.6 建立集中参数电路的抽象化过程中电磁量演变的一种想象
1.6.1 从波速抽象出集中参数电路过程中电磁量的演变
1.6.2 从麦克斯韦方程抽象出集中参数电路过程中电磁量的演变
1.6.3 将直流电路抽象成集中参数电路
1.6.4 集中参数电路相对实际电路的特征
1.6.5 KCL与KVL各自成立的条件
1.6.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2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2.1 相量与正弦量的数学变换原理
2.1.1 相量变换的定义
2.1.2 相量变换的性质
2.1.3 正弦电路的变换域分析原理
2.1.4 用相量变换分析正弦电路功率
2.1.5 结语
§2.2 相序指示器的延伸理解
2.2.1 中性点位移轨迹分析
2.2.2 白炽灯电压分析
2.2.3 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2.2.4 原理扩展
2.2.5 结语
§2.3 无穷多耦合支路并联等效电感的多种求解方法
2.3.1 问题描述
2.3.2 问题求解
2.3.3 结语
§2.4 互易性一端口网络等效阻抗的灵敏度分析
2.4.1 灵敏度的概念
2.4.2 一端口网络等效阻抗灵敏度的分类计算
2.4.3 灵敏度公式正确性验证
2.4.4 关于一端口等效导纳灵敏度的讨论
2.4.5 结语
§2.5 参数变动条件下的电路分析
2.5.1 参数大范围变动电路的分析
2.5.2 发生短路故障电路的分析
2.5.3 发生开路故障电路的分析
2.5.4 结语
§2.6 用矩阵形式的电路方程分析多层特斯拉线圈
2.6.1 多层特斯拉线圈及其电路模型
2.6.2 网孔电流方程的建立
2.6.3 网孔电流对电路参数的灵敏度
2.6.4 二端口阻抗参数矩阵Z的计算
2.6.5 阻抗参数矩阵对电路参数的灵敏度
2.6.6 有载电压增益
2.6.7 仿真分析
2.6.8 结语
§2.7 特斯拉线圈电网络模型的宽频等值化简
2.7.1 问题描述
2.7.2 原网络阻抗参数的计算
2.7.3 等值二端口网络及其阻抗参数
2.7.4 用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方法确定等值网络
2.7.5 等值网络阻抗参数灵敏度的计算
2.7.6 利用优化方法确定等值网络
2.7.7 计算示例
2.7.8 结语
参考文献
第3章 暂态电路分析
§3.1 戴维南定理在暂态电路时域分析中的应用
3.1.1 基本原理
3.1.2 使用方法
3.1.3 结语
§3.2 化为零状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3.2.1 基本原理
3.2.2 应用举例
3.2.3 结语
§3.3 RC电路充电效率分析及提高效率的方法
3.3.1 直流电压充电时的效率分析
3.3.2 分段充电时的效率分析
3.3.3 采用直线型电压源进行充电
3.3.4 不同电容条件下的直流充电比较
3.3.5 结语
§3.4 用耦合模原理分析RLC串联电路
3.4.1 耦合模的电路定义
3.4.2 理想LC回路的零输入响应
3.4.3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4.4 RLC串联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
3.4.5 结语
§3.5 运算放大器输出饱和对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影响
3.5.1 运算放大器输出饱和对微分电路的影响
3.5.2 运算放大器输出饱和对积分电路的影响
3.5.3 结语
§3.6 对RC振荡电路的扩展认识
3.6.1 RC振荡电路暂态行为的多种分析方法
3.6.2 RC振荡电路暂态行为与前向放大倍数的关系
3.6.3 非对等参数条件下的分析
3.6.4 关于振幅问题的讨论
3.6.5 关于振荡波形正弦性的讨论
3.6.6 关于振荡频率的再讨论
3.6.7 结语
§3.7 由卷积想到的物理量的量纲与单位问题
3.7.1 问题的提出
3.7.2 数的等式还是量的等式
3.7.3 单位阶跃函数与单位阶跃特性s(t)的量纲
3.7.4 单位冲激函数的量纲
3.7.5 冲激强度的量纲
3.7.6 单位冲激特性h(t)的量纲
3.7.7 复频域象函数的量纲
3.7.8 结语
参考文献
第4章 网络的端口分析
§4.1 确定无源一阶一端口网络*简等效电路的三电阻法
4.1.1 一阶一端口网络阻抗函数的传输参数形式
4.1.2 阻抗函数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三电阻计算法
4.1.3 根据三电阻法求解阻抗函数的等效电路
4.1.4 应用举例
4.1.5 结语
§4.2 有载二端口网络几何分析法及其应用
4.2.1 输入电流及其映射轨迹
4.2.2 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的几何读取
4.2.3 负载阻抗和输入功率的几何读取
4.2.4 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几何读取
4.2.5 几何分析法在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4.2.6 结语
§4.3 用驱动点阻抗测算二端口网络稳态性能的方法及其应用
4.3.1 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算
4.3.2 含二端口网络电气系统稳态性能的测算
4.3.3 应用案例
4.3.4 结语
§4.4 磁耦合二端口网络传输*大功率的条件
4.4.1 问题描述
4.4.2 *大功率传输条件分析
4.4.3 传输功率仿真
4.4.4 传输功率实验
4.4.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5章 均匀传输线分析
§5.1 均匀传输线沿线电压极值点分布
5.1.1 无损线情况
5.1.2 有损线接复阻抗情况
5.1.3 极值点分布的统一表述
5.1.4 已知负载复功率确定负载阻抗的方法
5.1.5 结语
§5.2 用相图理解均匀传输线
5.2.1 电压相图与电流相图
5.2.2 复功率相图
5.2.3 反射系数相图
5.2.4 等效阻抗相图
5.2.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韵律化电路理论
附录二 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理论试题精选与详解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