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诠释与时代价值
ISBN:9787522741635
作者:作者:王绍梁|责编:李立
定价:¥79.0
出版社:null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51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篇  劳动与存在论
  第一章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存在论澄明
    第一节  劳动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
    第二节  劳动是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  劳动确证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第二章  鲍德里亚误解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存在论根源
    第一节  何为“劳动—生产之镜
    第二节  鲍德里亚缘何误解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第三节  象征交换:用“暴死”对抗劳动的抽象化
  第三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思想流变与劳动意蕴
    第一节  哲学共产主义:感性辩证法与异化劳动的扬弃
    第二节  “哲学—科学”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劳动分工的消灭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自由劳动的生成
第二篇  劳动与辩证法
  第四章  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逻辑发展
    第一节  “劳动的消极性”与激进的青年黑格尔
    第二节  劳动辩证法在主奴关系中的形成
    第三节  个体劳动与社会劳动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
    第一节  否定性辩证法: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第二节  理性辩证法与“抽象的精神劳动”
    第三节  感性辩证法: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本质差异
  第六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总体性阐释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出场”与“在场”
    第二节  重新阐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第三节  “资本—劳动”权力关系的交互运动
第三篇  劳动与幸福观
  第七章  劳动幸福论的时代价值与理论界限
    第一节  劳动幸福论与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重构
    第二节  劳动幸福论面临的两大诘难及其回应
    第三节  新工人阶级的圣经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幽灵
  第八章  “劳动幸福”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第一节  劳动创造人:“劳动幸福”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劳动幸福概念的存在论澄明
    第三节  劳动二重性与保障劳动幸福权
  第九章  “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何以可能
    第一节  劳动成为享受的价值意蕴
    第二节  劳动成为享受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  如何让劳动成为一种享受
第四篇  劳动与中国现实
  第十章  劳动是理解新中国70多年辉煌成就的钥匙
    第一节  调动劳动积极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法宝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
    第三节  改革开放40多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劳动的积极性
  第十一章  “劳动扶贫”新理念与中国特色扶贫道路探索
    第一节  农村经营主体的资本化与新型合作社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劳动—生产”在扶贫实践中的交合与分异
    第三节  “劳动扶贫”新理念的现实展开与体系建构
  第十二章  深入“劳动现场”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劳动现场”概念
    第二节  现代劳动关系的复杂性表明深入劳动现场的必要性
    第三节  深入劳动现场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