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第一节 专科设置与环境管理
一、区域设置
二、环境管理
第二节 质量与安全管理
一、消毒供应中心质量与安全管理概述
二、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三、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四、消毒供应中心常用质量管理工具
五、消毒供应中心常用质量管理方法
六、消毒供应中心敏感指标
七、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
第三节 医院感染管理
一、概述
二、消毒供应中心感染管理相关制度
三、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风险管理
四、职业防护
第四节 专科应急预案
一、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二、环氧乙烷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三、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四、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五、压力蒸汽泄漏应急预案
六、停水应急预案
七、停电应急预案
八、停气应急预案
九、压力蒸汽灭菌器爆炸应急预案
第二章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岗位设置
一、岗位设置的原则
二、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说明
三、职业规划
第二节 分层培训
一、分层培训的背景
二、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分层管理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分层培训
第三节 绩效考核
一、护理绩效考核概述
二、护理绩效的组织架构
三、护理绩效改革的目标
四、护士层级与绩效
五、绩效考核的原则
六、消毒供应中心绩效考核
第三章 教学管理
第一节 教学管理架构与制度
一、消毒供应中心教学管理架构
二、护理教学管理制度
三、教学资料管理
第二节 教学实践
一、相关理论
二、教学计划
三、教学实施
四、教学检查
五、教学处理
第三节 教学质控
一、教学质控目的
二、教学质控体系
三、教学质控内容
四、教学质控分析
五、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第四章 妇产科及儿科普通器械处理常规
第一节 妇产科及儿科普通器械回收及分类常规
一、回收
二、分类
第二节 妇产科及儿科普通器械清洗常规
一、清洗媒介
二、清洗设备
三、手工清洗
四、机械清洗
第三节 妇产科及儿科普通器械消毒、干燥常规
一、消毒
二、干燥
第四节 妇产科及儿科普通器械包装常规
一、检查与保养
二、包装
第五节 妇产科及儿科普通器械灭菌常规
一、灭菌原则
二、压力蒸汽灭菌
三、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四、环氧乙烷灭菌
第六节 妇产科及儿科无菌物品储存、发放操作常规
一、卸载
二、储存
三、发放
第七节 妇产科及儿科无菌物品下送常规
一、无菌物品下送原则
二、无菌物品下送方法
三、无菌物品下送的操作流程
第五章 妇产科及儿科内镜处理常规
第一节 硬式内镜处理常规
一、硬式内镜的基础知识
二、硬式内镜的分类
三、光学目镜及器械、附件的基本组成
四、腔镜器械的拆卸及组合
五、硬式内镜处理流程
第二节 软式内镜处理常规
一、软式内镜的基础知识
二、软式内镜的分类
三、软式内镜处理的基本原则
四、中度危险性软式内镜处理流程
五、高度危险性软式内镜处理流程
第六章 妇产科及儿科专用特殊器械处理常规
第一节 妇产科特殊手术器械处理常规
一、结构特点
二、处理流程
第二节 膨宫管处理常规
一、结构特点
二、处理流程
第三节 妇科施源器处理常规
一、结构特点
二、处理流程
第四节 超声探头穿刺架、取精器械处理常规
一、结构特点
二、处理流程
第五节 妇产科杯状举宫器、肌瘤旋切器处理常规
一、结构特点
二、处理流程
第六节 小儿口腔器械处理常规
一、结构特点
二、牙科手机及洁牙手柄处理流程
三、口腔小器械处理流程
第七节 小儿耳鼻喉器械处理常规
一、结构分类
二、处理流程
第八节 达芬奇机器人器械处理常规
一、结构特点
二、预处理
三、处理流程
第九节 奶瓶、奶嘴处理常规
一、预处理、回收
二、清洗
三、包装
第七章 妇产科及儿科器械质量监测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过程监测和终末监测
二、质量可追溯的定义
第二节 质量监测原则及要求
第八章 清洗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清洗质量监测对象及方法
一、清洗质量监测对象
二、清洗质量监测方法
第二节 清洗质量监测
一、目测法
二、ATP生物荧光监测法
三、蛋白残留量测定
四、潜血测试
五、定期监测
第三节 清洗消毒设备的效能监测
一、清洗水质监测
二、清洗设备日常监测
三、清洗设备定期监测
四、改变物品装载或清洗程序监测
五、设备新安装、移动清洗机及大修后的效能监测
第九章 消毒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物理消毒监测
一、日常监测
二、定期监测
第二节 化学消毒监测
一、酸性氧化电位水
二、含氯消毒剂
第三节 消毒效果监测
一、监测方法
二、监测结果
三、注意事项
第十章 灭菌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监测方法和产品
一、监测方法
二、监测产品
第二节 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一、B-D测试
二、物理监测
三、化学监测
四、生物监测
五、安装、移位、大修后效能监测
第三节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监测
一、物理监测
二、化学监测
三、生物监测
第四节 环氧乙烷灭菌监测
一、物理监测
二、化学监测
三、生物监测
四、安装、移位、大修后效能监测
第十一章 软式内镜质量监测
第一节 清洗用水监测
一、监测要求
二、监测方法
第二节 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一、浓度监测说明
二、浓度监测类型
第三节 软式内镜清洗质量监测
一、目测法
二、ATP生物荧光监测法
第四节 软式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一、消毒质量监测
二、内镜清洗消毒机的监测
三、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质量监测
第五节 低温灭菌质量的监测
一、物理监测
二、化学监测
三、生物监测
第六节 监测数据的文件记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