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档案学文书学之历史语言学研究(上下)
ISBN:9787550051430
作者:作者:丁海斌|责编:周振明
定价:¥98.0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972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文档专业历史语言学论纲
  第一节  文档语言与文档历史语言学
  第二节  文档词汇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先秦:滥觞时期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先秦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先秦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先秦各族类文档名词
  第四节  《周礼》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汉:奠基时期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秦汉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秦汉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秦汉各族类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动荡中发展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族类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隋唐五代:稳定发展中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隋唐五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隋唐五代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隋唐五代各族类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宋:繁荣时期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两宋文档名词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两宋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两宋各族类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元代:顿挫与融合中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元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元代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元代各族类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代:顿挫之后恢复与发展时期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明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明代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明代各族类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清代:烂熟与转型中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清代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清代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清代各族类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民国:近代化时期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文档名词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民国文档名词概况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主要文档名词族类分析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专业化时期的文档名词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档名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档名词概述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档名词的来源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领域文档名词
  本章小结
附录1:本书所检索、统计的中国古代文献表
附录2:中国古代各族类文档名词数据汇总表
附录3:各族类主要名词在不同朝代的“出现次数”“名词数量”
统计表
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导论:文档专业历史语言学论纲
    人,都是要用语言表达思想和进行交流的。某一专业的学术共同体,必然会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本专业独有的专业语言,它是专业共同体赖以存在的人文基础。并且,这个基础源远流长,是历史的结晶。有历史,这个基础就显得深厚、牢固,内涵就丰富多彩。有历史的专业,是厚重有力的专业,是有说服力的专业。档案学、文书学及其他学科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不显现于它深厚的历史语言中。而深厚的历史语言需要以学术的方式揭示出来,阐释它的学科被称为历史语言学。
    本书是文书学、档案学领域中具有专业历史语言学性质的第一部著作,它也将因此成为这门专业历史语言学诞生的标志。而要创建这门专业历史语言学,首先要对相关概念、学术术语、基本规律、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比较清晰的阐释,这便是本章要完成的工作。
    第一节  文档语言与文档历史语言学
    一、文档语言
    (一)语言的一般概念
    语言是指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即采用一套共同的处理规则来进行表达)的沟通指令。人们以视觉、声音及触觉方式来传递这种指令。人通过学习获得语言能力,人们运用这种能力交流信息和思想。
    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是以声音为表达方式、以文字等符号为记录方式的语言,通常称为语言文字。声音符号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表达的信息与思想是语言的内涵,词汇和语法构成语言的指令系统。人的身体是语言的第一表达工具,语音、手势、表情及其他身体姿态是语言最初的表现形式,以文字为代表的各种符号是语言的体外表现形式。语言是人脑中的具备一定完整程度的抽象符号系统,具有全民性、非物质性和抽象性。符号的应用早期主要表现为文字,文字是人类语言至今为止最大的应用类,而以数字为代表的新兴符号体系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方式,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化,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是文化传承的工具。每个文化集团(如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语言本身是生活方式并且是保持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所谓文化集团,可以是一个民族,如汉语就是汉族的语言文字;也可以是一个专业团体,每个专业团体都有自己的区别于其他专业团体的语言,如档案专业语言。每个团体都需要形成具有本团体特色的语言,这是这个团体成熟的标志。档案语言的产生、发展、成熟,与档案专业团体的产生、发展、成熟紧密相连。本书介绍的是文档语言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名词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它也从一个特殊且重要的角度表现了文档事物、文档工作团体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语言具有民族性。所以,本书所说的语言是指汉语言。汉语是一种语素型的非拼音文字。
    (二)语言及文档专业语言的特性
    一般而言,文档语言既具有语言的一般特性,也具有自身的专业特殊性。
    1.从语言的一般属性看
    第一,文档语言具有指向性和描述性。语言是概念的映象,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即具有指向性。语言的描述性是在语言指向性的基础上语言含义的具体体现,语言具备描述性是语言能够交流的重要体现。语言是一个有限集合,由有限的语言单位及其规则构成。任何语言单位都处在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而指向性是这种语言聚合关系的指向标。
    专业语言的指向性与描述性较为清晰,即以本专业领域中的特殊事物为特定指向和特定内涵。并且,专业化程度越高,专指性就越强,描述性就越准确。而专业化程度较低时,这种指向与描述(词义)则较为模糊、多元。对专业语言而言,语言的专指性是必然的,而明确性较高的描述能力也是必要的。两者都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如从一般意义的档案到专门性的档案(如人事档案、财会档案等)就是一个专指性提升的过程。
    第二,文档语言具有逻辑性。语言是一个指令系统,它有结构、有规则。语言的指向描述支配语言的逻辑变化。文档语言是一种具有专业指向性的语言,所以它具有人工语言的一些特征,与普通社会性语言相比,它的逻辑性更强,要求与本专业的精确思维相适应。当然,在它们产生之初,自然语言的特征较为明显,语言的灵活性、多义性、模糊性特点亦有所表现。但这种语言的专业性需求要求它们不断地向专业化发展。文档语言的专业化进程很漫长,这个进程几乎在它们产生之初就开始了。在这一点上,可参见本书第二章先秦部分文档名词较快的复音化进程。
    语言与其指称对象之间,在本始上、本质上是一种任意性的关系,语言的初始符号具有较大的任意性和选择性。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后来所造的词语,则大多符合构词法,有一定的规则与根据。文档语言往往是后来发生的,并且是一种人工语言,所以构成文档语言的语素都是具有一定理据的,它有利于后来的研究者循迹而行
    第三,文档语言具有交际性和传播性。语言按照一套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或图像指令进行输入与输出,人因此而获得沟通。语言的这种交际性是本集团(专业群体)共同创造并共同遵守的,并成为本集团的重要文化象征和群体认同的工具。专业群体的形成表层上是一种职业规定,但本质上是由职业内涵决定的。一个初入专业群体的成员,由于专业语言方面的缺陷,常常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外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沟通障碍。当然,人们可以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习得这种专业语言。档案专业语言往往是通过专业学习、培训以及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学习获得的。
    第四,文档语言具有传承性(无限传播性)。一般来说,普通人并不直接参与对语言符号的约定活动,他们从上代人那里习得语言。语言的传播功能使语言具备无限传播性,异时空的人们可以通过同一套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或图像指令相互沟通,使得传播得以进行。从理论意义上看,语言可以成为一种得以传播并保存的大众共识。但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是永恒的、必然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进化的过程中,古代的语言无论是语音还是字符都与今天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别。而现代语言又是在古初语言(产生于古代社会的早期语言)的基础之上进化而来的。即现代语言是古初语言无限传播(传承)的产物。这种无限传承并不是无条件的,遗忘与遗失也是常常发生的,因此传承也需要一些有意识的探索和努力。事实上,本书的撰写与出版就是文档专业语言传承的研究成果。通过书中的研究内容,读者会发现文档语言的传承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许多古老的文档语言现在已经消失或边缘化了,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才能使传承的链条不会完全断裂,才能使消失的文档语言得以再现。
    …………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