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一、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二、改革的五大思维和工作方法
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一、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更具科学性
第三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一、自我完善理论的形成
二、“自我完善”机理分析
三、“自我完善”的比较优势
第四章 新时代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的根本性问题
一、社会主义是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坚持正确改革开放观要明确改革开放的方向、立场、原则
三、在两种改革开放观的伟大斗争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
第二部分 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发生、历程与成就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发生:时代要求对改革进行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十年历程:蹄疾步稳的改革推进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革命性突破与成就: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第六章 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与经济学说的学理创新
一、改革开放经济学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题演进
二、改革开放经济学说与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导向
三、改革开放经济学说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升华
四、改革开放经济学说与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拓新
五、改革开放经济学说“系统化”的学理要义和理论要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济制度逻辑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开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二、社会主义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三、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第八章 在比较中把握社会主义改革规律
一、苏联改革的特点及失败的逻辑
二、中国改革的特点及对苏联改革的超越
三、比较的启示:社会主义改革有不可违背的规律
第三部分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
第九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形态
一、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内蕴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二、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民族特质: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质
四、为他人性: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性的群己关系中注重他者
五、社会治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动力、平衡和治理相统一
六、人民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七、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八、人类命运: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九、世界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十、哲学根基: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主主平等”的普惠哲学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改革开放起步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
二、全面改革开放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
第十一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开放观:方向抉择、重大使命与历史超越
一、改革开放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自觉
二、实践续篇:守正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观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
三、时代新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抉择与创新使命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论析
一、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区别、各有侧重
二、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三、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
第十三章 深化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律——社会主义现代化百年进程镜鉴
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宝贵经验:列宁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
二、新中国的历史佐证:对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程
三、新时代理性认识: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律
第十四章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创造了人类政治新文明
二、创造了人类工业新文明
三、创造了人类农业新文明
四、创造了人类城市新文明
五、创造了人权发展新道路
第四部分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第十五章 从“中国模式”到“中国式现代化”
一、中国模式的历史由来及其合理性问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确立及其科学内涵
三、从“中国模式”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演进的实质与意义
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中定位中国式现代化
第十六章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
第十七章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思想溯源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内涵特征
三、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第十八章 新质生产力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一、生产力是决定人类文明形态变迁的根本力量
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逻辑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
第十九章 论新质生产力与物质文明新形态的内在统一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在要求创造人类物质文明新形态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新形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
三、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破除旧思维旧观念
第二十章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力量
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结语 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把发展目标的“三种表述”统一在一起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新”在哪里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五、充分认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性贡献
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还在路上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