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创新型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ISBN:9787030749505
作者:作者:郗凤明|责编:孟莹莹//常友丽
定价:¥188.0
出版社:科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314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前言
第1章  矿山生态修复发展进程
  1.1  矿山生态修复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经济背景
    1.1.3  生态环境背景
  1.2  我国矿山废弃地现状
    1.2.1  矿山废弃地分类
    1.2.2  我国矿山占地情况
    1.2.3  我国矿山修复治理情况
  1.3  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1.3.1  矿山生态修复理论
    1.3.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
    1.3.3  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进展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2.1  传统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2.1.1  传统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分类
    2.1.2  传统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不足
  2.2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2.2.1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含义
    2.2.2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优势
  2.3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2.3.1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含义
    2.3.2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优势
  2.4  资源化与能源化耦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2.4.1  矿山废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4.2  矿山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
  3.1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3.1.1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构建
    3.1.2  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1.3  矿山废弃地再开发利用
    3.1.4  矿山工业地物综合利用
  3.2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效益评价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3  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产业前景
    3.3.1  循环经济产业
    3.3.2  矿山旅游产业
    3.3.3  农业观光产业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
  4.1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4.1.1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构建
    4.1.2  生物质能源系统的建立
    4.1.3  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立
    4.1.4  风力发电系统的建立
    4.1.5  其他能源系统的建立
    4.1.6  储能系统的建立
    4.1.7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立
    4.1.8  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的打造
  4.2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效益评价
    4.2.1  生态效益
    4.2.2  经济效益
    4.2.3  社会效益
  4.3  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产业前景
    4.3.1  生物质能发电产业
    4.3.2  生物质燃料产业
    4.3.3  光伏发电产业
    4.3.4  风力发电产业
    4.3.5  地热能产业
    4.3.6  储能产业
    4.3.7  其他产业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资源化与能源化耦合的矿山生态修复
  5.1  资源化与能源化耦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5.1.1  资源化与能源化耦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构建
    5.1.2  资源化与能源化矿山生态修复的耦合类型
    5.1.3  资源化与能源化耦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特点
  5.2  资源化与能源化耦合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分类组合
  5.3  矿山风光生物质+储能模式
    5.3.1  储能方式概述
    5.3.2  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
    5.3.3  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
    5.3.4  生物质发电的储能技术
  5.4  矿山风光生物质+养殖模式
    5.4.1  光伏+生态养殖
    5.4.2  林下和板下生态养殖
    5.4.3  复合模式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辽阳铁矿区生态修复与产业规划
  6.1  区域概况
    6.1.1  区域自然条件
    6.1.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6.1.3  区域社会环境简介
    6.1.4  矿区企业现状
  6.2  区域生态问题分析
    6.2.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6.2.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6.3  双河矿区生态修复规划
    6.3.1  矿产废弃物综合利用
    6.3.2  矿区地形景观重塑
    6.3.3  矿区土地类型划分
  6.4  产业发展
    6.4.1  矿山循环经济产业
    6.4.2  矿山生态农业产业
    6.4.3  休闲服务产业
  6.5  规划前后效益评价
    6.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6.5.2  资源化修复效益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抚顺煤矿区生态修复与产业规划
  7.1  区域概况
    7.1.1  区域自然概况
    7.1.2  矿区基本情况
    7.1.3  抚矿集团概况
    7.1.4  抚顺煤矿资源概况
  7.2  区域主要问题分析
    7.2.1  生态环境问题
    7.2.2  产业发展问题
    7.2.3  职工保障问题
  7.3  生态修复与利用
    7.3.1  矿产废弃物综合利用
    7.3.2  矿区舍场土地修复与治理
    7.3.3  矿区用地发展规划
  7.4  产业发展
    7.4.1  矿山生物质化工产业
    7.4.2  矿山“光伏+”产业
    7.4.3  矿区旅游产业
  7.5  规划综合效益评价
    7.5.1  生态效益
    7.5.2  经济效益
    7.5.3  社会效益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鞍山铁矿区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规划
  8.1  区域概况
    8.1.1  地理区位
    8.1.2  资源概况
  8.2  矿区核心问题分析
  8.3  生态修复与利用
    8.3.1  生态修复总体布局
    8.3.2  多元互补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8.3.3  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8.3.4  矿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8.3.5  矿山废弃地的能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8.4  产业发展
    8.4.1  矿山生态修复产业
    8.4.2  循环经济产业
    8.4.3  新能源产业
  8.5  规划综合效益评价
    8.5.1  生态效益
    8.5.2  经济效益
    8.5.3  社会效益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