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研究的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研究的热点实践议题
三、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思想的经济伦理视角
第一章 马克思经济伦理批判的多维透视
一、以异化劳动为维度批判道德异化
(一)剖析工人阶级的经济贫困和道德异化
(二)论证经济人性与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二、以剩余价值生产为中心的生产伦理批判
(一)个人作为生产主体的社会性
(二)劳动力的商品化
(三)雇佣劳动制的极端异化
(四)剥削的不道德性
三、以市场经济为机制的交换伦理批判
(一)交换中的自由与平等的虚伪性
(二)竞争机制与利益冲突
(三)货币与信用主体异化
四、以物欲泛滥为表象的消费伦理批判
(一)节袱与奢侈的对立统一
(二)拜金主义与货币拜物教的历史进阶
(三)利己主义的社会价值准则
五、以劳动正义为基础的分配伦理批判
(一)资本占有权
(二)“三位一体”公式批判
(三)按劳分配作为资产阶级法权
第二章 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批判及其贡献
一、开拓性的经济伦理范畴批判视角
二、批判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劳动伦理
三、晚年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批判
(一)恩格斯在《起源》中论证道德的唯物主义基础
(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伦理道德观的批判
(三)晚年恩格斯着重论证道德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问题
第三章 列宁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实践反思
一、列宁经济伦理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二、列宁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后列宁时代经济实践的伦理反思
第四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开拓生成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奠基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西学观照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文化根基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开创生成
(一)经济伦理的人性观转变
(二)为人民服务的经济伦理价值核心
(三)革命功利主义的经济伦理义利观
(四)集体主义的经济伦理实践准则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实践进展
(一)劳动经济伦理观的形成
(二)农村经济工作伦理观
(三)计划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伦理观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实践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生产伦理
(二)社会主义交换伦理
(三)社会主义分配伦理
(四)社会主义消费伦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充分肯定经济自主权
(二)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
(三)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的正当合理性
(四)先富带动后富而实现共同富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市场经济的伦理审视
(二)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伦理协调
(三)美好生活视阈中的民生经济伦理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