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第一章 节能提高能效的基本理论
一、节能提高能效的内涵
二、反映节能与能效提升的指标
三、节能提高能效的途径
第二章 “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定义
二、节能提高能效对降碳贡献的测算
三、节能提高能效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意义
第三章 节能提高能效对高质量发展的多重效益
一、能效提升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节能提高能效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节能提高能效是保障我国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四、节能提高能效是实现减污降碳的减压阀
经验篇
第四章 我国能效提升的整体效果与构成因素
一、我国节能能效提升取得的成效
二、我国节能量测算及其对全球的贡献
三、国家节能目标按地区分解方法
四、主要结论
第五章 典型国家碳达峰特点及能耗强度规律
一、典型国家选取与相关考虑
二、典型国家碳达峰时间
三、典型国家碳达峰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四、典型国家碳达峰过程中能耗与碳排放特点
五、主要结论
第六章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经验与启示
一、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其含义
二、全球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经验
三、典型国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特点
四、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特点
五、主要结论
制度篇
第七章 我国节能管理制度沿革及其特点
一、节能管理的必要性
二、节能管理制度
三、我国节能管理制度变迁与各阶段特点
四、主要结论
第八章 我国节能市场化机制探索——以用能权交易为例
一、开展用能权交易的背景和意义
二、用能权交易的发展脉络与各地实践
三、用能权交易制度设计的关键环节和可选方案
四、关于新形势下用能权交易制度适用性的思考
第九章 新形势下的能效提升与节能管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节能提高能效面临新形势
二、能源消费增长出现新趋势,节能贡献因素发生新变化
三、面向未来,不断提升节能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顺应能源消费增长和能效提升新形势,需要面向未来,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消费形势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节能工作侧重点从早期的节约能源资源、破解能源短缺问题,逐步过渡到提高经济效益、为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撑,有效应对了我国不同阶段能源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当前,节能管理的重点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消费形势新变化。传统认识中,能耗增长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意味着能源经济关系趋于恶化,能耗高的系统往往被视为“落后”的代表;但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角度看,碳排放量高低是评价能源系统最重要的“试金石”,能耗高同时碳排放低的系统,是需要努力实现的方向。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积极构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节能管理体系。
(二)推动节能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创新
尽管不同历史时期节能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节能在节约能源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源头作用和重要地位是始终不变的。当前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做好节能管理工作,既要传承好过去节能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确保节能工作不放松,又要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新任务、新要求开拓创新一系列新制度,让节能管理的方式更加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要求,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节能降碳工作涉及领域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一方面,要加强节能与降碳之间的协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制度,与碳排放双控要求相衔接;另一方面,要加强节能降碳工作的中央与地方协同、跨部门协同,合理分解节能降碳指标,推动地区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节能降碳政策在财政、金融、价格、税收等领域以及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业务领域间的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