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透过黑猩猩看人类(想象的力量)
ISBN:9787520726504
作者:作者:(日)松泽哲郎|责编:王若菡|译者:韩宁//方谷
定价:¥59.8
出版社:东方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284页
商品详情
目录

推荐序
中文版序
引言 探究心智、语言和情感的起源
1 心智从哪里来
  没有化石,如何研究心智的进化
  人类的近亲黑猩猩
2 从幼到老 人类会共同养育后代
  接触野生黑猩猩
  黑猩猩的生活
  “祖母”的角色
  共同育儿的人类
3 亲子关系 人类靠微笑和对视发展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进化之路
  仰面朝天是人类进化的原点
  人类之间有分工合作
4 社会性 人类之间有分工合作
  从天然的亲子纽带开始
  动作同步
  模仿和过家家游戏
  理解他者的感受
  社会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5 使用工具 人类的认识深度
  黑猩猩如何使用工具
  认识的不同层级
  人类独有的元认知
  借助黑猩猩探究原始人类
  人类的教育方式是传授和认可
6 教育和学习 人类的教育方式是传授和认可
  教类人猿学习语言
  在“相同的环境”下比较人类与黑猩猩
  黑猩猩式教育方法
  脑的发育
  学习与文化
7 语言与记忆 人类牺牲记忆换得了语言能力
  黑猩猩如何给颜色分类
  学习图形文字
  远超人类的遗觉象记忆
  权衡假说
8 想象的力量 只有人类才会心怀希望
  黑猩猩的画
  不懂绝望的雷欧
  在想象中拓展时空
尾声 与我们的进化近亲相依
后记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引言 探究心智、语言和情感的起源
    初次与小爱相见的情形,我至今记忆犹新。小爱于1977年11月来到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而我是在之前一年的12月开始担任研究所的助手的。此前我从没有近距离看到过黑猩猩,以为黑猩猩不过是黑黑的、体形庞大的猴子而已。要来这里的动物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那是个初冬微寒的日子,在一扇窗户都没有的地下室里,一个光秃秃的电灯泡从天花板上孤零零地悬垂下来。在那个房间里,有个黑猩猩宝宝,她就是刚满1岁的小爱。
    我刚一看向小爱,她便定定地凝视我的眼睛,令我感到惊异不已。在之前的一年里,我一直和日本猕猴打交道,知道人与猴子之间是忌讳对视的。一旦猴子看到人的眼睛,要么发出“吱”的叫声,然后逃走;要么就是发出“噶”的叫声,表示发怒。
    对猴子来说,视线相遇只意味着挑衅。而且遇到陌生人时,日本猕猴根本无法保持镇定。然而,小爱则不同,我只要定定地凝视她的眼睛,她也会以专注的凝视回应我的目光,这实在令人惊异不已。
    猛然回过神后,我想着应该试试做点什么。很不凑巧,当时我身上什么也没带,只是穿着做实验的白大褂,袖口上戴着过去当文书的人都会戴的套袖,别的什么都没有。于是我把套袖脱下来,递给了小爱。小爱倏的一下就把套袖套在了自己的手臂上。
    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日本猕猴身上,在拿到套袖后,它一定会闻一闻气味,再试着咬一咬,若是不能吃就丢掉。小爱却不同,她毫不犹豫地接过套袖,迅速地戴上。我还在一边发出“啊”的惊叹时,她又倏地把套袖从手腕上脱下来,递还给我。初次相遇的这一天,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了:这不是一只猴子,她会和你有目光交流,更重要的是,会有什么东西触动你的心弦。
    从那一刻开始,我踏上了历经漫长岁月的科研征程。但是,每一天都充满了新意,每一天黑猩猩都会教给我新东西。这也是我能将研究进行至今的理由。
    1969年进入京都大学学习的时候,我曾经渴望研究哲学,想要知道“什么是人类”。经过诸多考虑,我选择了当时仍归属于哲学专业的心理学。现在,我的研究领域是名为“比较认知科学”的新学问。
    所谓比较认知科学,就是把人类与人类以外的动物进行比较,探究人类心智进化起源的学问。
    人类的身体是进化的产物,同理,人类的心智也是进化的产物。一旦从这个视角去理解,不论是教育、亲子关系还是社会,全都是进化的产物。通过深入了解人类进化的近亲——黑猩猩,我们能够揭示人类最独特的部分——心灵,从而看到教育、亲子关系、社会进化的起源。我想,这也就是对“什么是人类”这个问题的一种解答吧。
    比较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心智、语言和情感。在思考人类这种生物时,这三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侧面。这是我通过对黑猩猩的研究逐渐领悟到的。
    我们很久以前就知道,心智、语言和情感对人类来说尤其重要。有这样一种说法:心中若是没有爱,不论语言多么优美动听,也不能打动对方的心。这是圣保罗的教诲,可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人”的本质。
    从与小爱相会那天算起,到如今已经33年了。自1986年起,我还开展了对非洲野生黑猩猩的研究,每年一次前往非洲,到现在已经是第25个年头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到了花甲之年。
    从与黑猩猩邂逅,到深入观察黑猩猩,在日本和非洲,通过与黑猩猩相处的这些日子,渐渐地,我对黑猩猩也越来越了解。
    P2-4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