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中国蓝碳蓝皮书(2024)(精)
ISBN:9787567039421
作者:编者:李建平|责编:王积庆
定价:¥198.0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224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1章  总体篇
  1.1  蓝碳国内外形势分析
    1.1.1  蓝碳定义
    1.1.2  中国蓝碳发展现状
    1.1.3  我国发展蓝碳的优势
  1.2  蓝碳影响因素分析
    1.2.1  国家层面
    1.2.2  国内区域和城市层面
  1.3  蓝碳发展主要问题分析
    1.3.1  蓝碳资源开发
    1.3.2  蓝碳核算
    1.3.3  蓝碳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蓝碳发展的预测分析
    1.4.1  蓝碳发展规划的政策法规提供前瞻指引
    1.4.2  蓝碳吸收二氧化碳量呈增长趋势
    1.4.3  我国海洋碳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1.4.4  海洋碳汇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蓝碳交易前景广阔
  1.5  蓝碳文献计量
    1.5.1  数据来源
    1.5.2  发文时空分布
    1.5.3  类别和期刊分析
    1.5.4  作者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产业篇
  2.1  海洋第一产业与蓝碳
    2.1.1  海洋第一产业源汇分布特征
    2.1.2  海洋第一产业源汇关键形成过程
  2.2  海洋第二产业与蓝碳
    2.2.1  海洋第二产业源汇分布特征
    2.2.2  海洋第二产业源汇关键形成过程
  2.3  海洋第三产业与蓝碳
    2.3.1  海洋第三产业源汇分布特征
    2.3.2  海洋第三产业源汇关键形成过程
  2.4  海洋产业发展碳汇水平测度与潜力评估
    2.4.1  海水养殖业碳汇水平及潜力分析
    2.4.2  海洋捕捞业碳汇水平及潜力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  区域篇
  3.1  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分析
    3.1.1  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资源
    3.1.2  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监测、保护与交易
    3.1.3  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政策梳理
  3.2  东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分析
    3.2.1  东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发展现状
    3.2.2  东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发展典型案例
    3.2.3  东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发展形势分析
    3.2.4  东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发展政策建议
  3.3  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分析
    3.3.1  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资源
    3.3.2  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交易市场建设
    3.3.3  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发展制度建设
    3.3.4  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发展典型案例
    3.3.5  南部海洋经济圈蓝碳发展对策建议
  3.4  海岸带蓝碳与协调发展分析
    3.4.1  中国蓝碳生态系统面积历史变化状况
    3.4.2  中国蓝碳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状况
    3.4.3  中国蓝碳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埋藏速率现状
    3.4.4  中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3.4.5  中国蓝碳碳达峰实践安排部署
    3.4.6  中国碳市场蓝碳交易发展状况
  3.5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蓝碳
    3.5.1  总体情况
    3.5.2  盐沼
    3.5.3  海草床
    3.5.4  海草床项目数量
  参考文献
第4章  热点篇
  4.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蓝碳
    4.1.1  发展现状
    4.1.2  发展形势研判
    4.1.3  发展趋势预测与对策建议
  4.2  气候变化与蓝碳
    4.2.1  全球蓝碳动态变化
    4.2.2  中国蓝碳动态变化
    4.2.3  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3  数字化、智能化与蓝碳
    4.3.1  数字化与蓝碳
    4.3.2  智能化与蓝碳
  4.4  我国蓝碳市场发展与蓝碳金融贸易
    4.4.1  蓝碳的融资工具与机制
    4.4.2  我国蓝碳市场的投资趋势与机遇
    4.4.3  推动我国蓝碳市场投融资与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5章  专题篇
  5.1  红树林蓝碳核算
    5.1.1  红树林碳源一汇过程
    5.1.2  我国红树林碳库核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5.1.3  红树林碳汇核算存在问题及建议
  5.2  海草床蓝碳核算
    5.2.1  海草床及其碳库组成
    5.2.2  海草床蓝碳核算
  5.3  盐沼蓝碳核算
    5.3.1  中国滨海盐沼湿地分布
    5.3.2  中国滨海盐沼湿地主要植被类型
    5.3.3  中国盐沼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沉积与埋藏
    5.3.4  盐沼蓝碳核算
    5.3.5  建议
  5.4  海洋能源与蓝碳
  5.5  海洋渔业与蓝碳
    5.5.1  渔业碳汇的内涵
    5.5.2  渔业碳汇机制
    5.5.3  渔业碳汇能力的计算方法
    5.5.4  渔业碳汇情况评估
    5.6.5  渔业碳汇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章  政策法规篇
  6.1  国际蓝碳政策法规
    6.1.1  蓝碳相关国际公约
    6.1.2  政策制度与规划
    6.1.3  标准与方法学
  6.2  国内蓝碳政策法规
    6.2.1  国内法律
    6.2.2  政策制度
    6.2.3  标准与方法学
  参考文献
第7章  国际借鉴篇
  7.1  美国蓝碳发展
    7.1.1  蓝碳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7.1.2  美国蓝碳的典型案例
  7.2  欧洲蓝碳项目
    7.2.1  近期欧洲蓝碳的发展
    7.2.2  欧洲海草的碳抵消项目
  7.3  日韩蓝碳案例
    7.3.1  日本
    7.3.2  韩国
  7.4  澳大利亚蓝碳案例
    7.4.1  澳大利亚蓝碳概述
    7.4.2  澳大利亚代表性蓝碳项目
    7.4.3  蓝碳国际合作伙伴关系
  7.5  东盟国家蓝碳案例
    7.5.1  印度尼西亚
    7.5.2  新加坡
    7.5.3  泰国
    7.5.4  马来西亚
    7.5.5  缅甸
    7.5.6  文莱
    7.5.7  菲律宾
    7.5.8  柬埔寨
    7.5.9  越南
  参考文献
国内蓝碳大事记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