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何谓未发已发:问题的诞生
第一节 由《中庸》解未发已发
第二节 心性情关系:未发已发的基本结构——基于思想史的考察
小结
第二章 玄学对未发已发问题的探索
第一节 王弼的“性其情”与未发已发问题关系
第二节 郭象与早期性理学的建构
小结
第三章 理学对未发已发问题的诠解
第一节 杨时:未发之中是道心、性、天
第二节 伊川:未发是性已发是情
第三节 朱子的心性二分解——以中和新旧二说为中心
第四节 曹端:“太极动静说”视域下的未发已发论
第五节 薛疸;未发之中是“至虚至明之心体”“寂然不动”“性”,已发之和是“心体之用”“感而遂通”“情
第六节 胡居仁;“主敬说”视阙下的未发已发论
第七节 罗钦顺:未发是“道心”“性”“静,已发是“人心”“情”“动”
小结
第四章 心学对未发已发问题的认知
第一节 陆象山:“未发之中、已发之和”是本心、太极、理
第二节 陈献章:未发之中、已发之和是圣人之心
第三节 湛若水:“未发之中、已发之和”是“心之本体”“虚灵方直而不偏”
第四节 王阳明:“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未发之中即良知也”
第五节 王畿:“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发而中节之和”
第六节 王艮:“中”是现成的良知
小结
第五章 性学对未发已发问题的理解
第一节 胡宏:“未发为性”“已发为心”
第二节 蕺山心性对扬解
小结
第六章 气学对未发已发问题的解释
第一节 张载未发已发思想探微
第二节 王廷相:唯圣人有“未发之中”
第三节 船山的生成解:“中”为“在中”
小结
结语
余论 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解:“中”为“中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