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早期帝国的更迭(从地中海-亚细亚到伊朗高原)
ISBN:9787522520544
作者:作者:(日)小川英雄//山本由美子|责编:陈丹青|译者:刘路
定价:¥55.0
出版社:九州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平装
页数:353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地中海-亚细亚的黎明
  最初的文化
  青铜时代
  迦南城市与赫梯古王国
  赫梯新王国
  安纳托利亚的发掘
第二章  诸民族的觉醒
  海上民族
  叙利亚和腓尼基
  希伯来人的世界
  弗里吉亚和吕底亚
  日本人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考古工作
第三章  伊朗高原与其居民
  伊朗高原
  埃兰人
  印度-伊朗人的迁移与定居
  琐罗亚斯德教的成立
  米底王国
第四章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成立与发展
  安善与波斯
  居鲁士大帝与东方世界的统一
  大流士大帝
  波斯帝国体制的确立
  希波战争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荣耀与崩溃
第五章  地中海-亚细亚的从属
  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攻击
  巴比伦之囚
  从巴比伦之囚时代至波斯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的登场
  从腓尼基到埃及
第六章  希腊化时代的人们
  托勒密王朝
  塞琉古王朝
  安纳托利亚的众多小王国
  马加比战争
  纳巴泰王国的形成
第七章  帕提亚王朝-第二伊朗王朝
  希腊化与伊朗
  阿尔萨克斯王朝的建立
  伊朗文化的复兴和继承
  帕提亚与罗马
第八章  罗马向东方的发展
  犹太的罗马化及其前夜
  大希律王与耶稣基督
  神圣之所
  反抗的犹太人
  帕尔米拉女王芝诺比娅
第九章  萨珊波斯的兴衰
  阿尔达希尔的统一
  萨珊王朝的体制
  琐罗亚斯德教的发展与其他宗教
  萨珊王朝的荣耀与其终结
第十章  地中海-亚细亚的终结
  罗马的统治
  2-3世纪的东方
  君士坦丁大帝的东方
  朱利安以后的东方
  基督教各派和密特拉教
参考文献
大事纪年表
文库版后记其一
文库版后记其二

精彩页/试读片段

    第一章 地中海-亚细亚的黎明
    最初的文化
    古代东方文明①的源流
    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在东方的其他地方,即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也各自萌发了独立文明。这些地方没有河,因而不具备像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下游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那样能够开展大规模灌溉农耕的条件。尽管如此,这些地方在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地下水、露水开展局地农业以外,还依靠畜牧、贸易、手工艺、军事征服等手段,成功地从新石器时代迈入了文明阶段。再者,上述这些地方都受到苏美尔人和埃及人所创造的文明的影响。
    在这些地方之中,面向地中海的安纳托利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被统称为“地中海-亚细亚”,当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同地中海世界保持着密切交流。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北侧为黑海,南面紧邻地中海,向西延伸的平原地带最终抵达爱琴海。很久以前,希腊人就已经进入这一地区,吕底亚人(Lydians)、吕基亚人(Lycians)等原住居民都曾在此建立过地方王朝。另外,生活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央地区的居民属于印欧语系,其代表为赫梯人(Hittites)和弗里吉亚人(Phrygians)。
    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土耳其半岛部分,东西距离达1000千米,南北跨度达400—600千米。而有“黎凡特(Levant)”之称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则是一个狭长地带:北起土耳其半岛东南的奇里乞亚(Cilicia),南至西奈半岛,距离约560千米;西起地中海海岸,东至叙利亚、阿拉伯沙漠的西部边缘,跨度约96千米。倘若将这一地带自南向北纵剖,其地形依次为海岸平原,中央山地,约旦地沟(呼烈湖、加利利海、死海三部分构成),外约旦(Transjordan)高地四部分。其中,位于约旦地沟的死海,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0米,是地球上最低的地方。目前已知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最古老原住民是迦南人(Canaanites),稍后出现的阿拉米人(Arameans)、腓尼基人(Phoenicians)、希伯来人(Hebrews,以色列人)都曾在各处建立起地方势力。杰里科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不论是用全球的视野,还是从整个东方的角度来审视,新石器时代的地中海-亚细亚都属于文化先进地带。在这一地域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杰里科市(Jericho,即《旧约》中的“耶利哥”,出于惯例,文中的“杰里科”仅指现代的巴勒斯坦城市)邻近的耶利哥遗址和外约旦高地中心城市安曼郊外的艾因盖扎莱(Ain Ghazal)遗址。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约旦地沟中心城市杰里科为发掘对象的考古调查作业就已经展开。与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相关的最重要发现来自英国女考古学家K.M.凯尼恩(Kathleen Mary Kenyon,1906—1978年)1952—1958年间的发掘工作。她的发掘显示,杰里科残存着纳吐夫(中石器)时代即公元前10000—前8000年期间,来到此地寻找泉水的猎人们所建造的神龛和临时居所的遗迹。当地最终发展成为无陶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前6000年)的大型聚落。该聚落面积约40万平方米,广泛分布着带半圆形拱顶的圆形房屋。
    耶利哥聚落形成的同时,环绕其周边还建立起了大规模的防御设施。现如今遗存的石垒城墙厚约两米,高约3.3米。城墙的内侧发现了用石块堆砌而成的瞭望塔,其高度约为9米。从塔身下方的入口进入,经过一段通道和22级台阶可到达塔顶出口。城墙后方的基岩上掘有护城河,在靠近城墙的一侧堆砌了斜堤加固。与城墙相连的居住区最终遭焚毁,根据对当时遗留下来的碳化物进行的物理学年代测定,推算出其时间约在公元前6850年(±210年)。
    P1-3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