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论述题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科复习指引
1.2 论述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第二单元 刑法
2.1 两阶层犯罪构成
2.1.1 犯罪构成体系(☆☆☆)
2.1.2 对事实存疑的处理(☆)
2.2 行为主体
2.3 不作为犯
2.3.1 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2.3.2 作为义务的来源(☆☆☆)
2.4 结果
2.4.1 实害犯与危险犯
2.4.2 结果加重犯(☆☆)
2.5 因果关系
2.5.1 刑法上的因和果
2.5.2 常考的因果关系(☆☆)
2.5.3 因果关系的中断(☆)
2.5.4 因果关系其他考点
2.6 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2.7 主观要件
2.8 事实认识错误
2.8.1 主客观不一致
2.8.2 具体认识错误(☆☆☆☆)
2.8.3 抽象认识错误
2.9 主观(责任)阻却事由
2.9.1 刑事责任年龄(☆☆)
2.9.2 刑事责任能力
2.9.3 期待可能性
2.10 犯罪形态
2.10.1 犯罪预备
2.10.2 犯罪未遂(☆☆)
2.10.3 犯罪中止(☆☆☆)
2.11 共同犯罪
2.11.1 共犯的本质
2.11.2 共犯的责任(☆☆☆)
2.11.3 间接正犯(☆☆)
2.11.4 教唆犯(☆☆☆)
2.11.5 帮助犯(☆☆☆)
2.11.6 实行过限(☆☆☆☆☆)
2.11.7 共犯的形态(☆☆☆☆☆)
2.11.8 共犯认识错误问题(☆☆☆☆☆)
2.12 罪数
2.12.1 罪数体系
2.12.2 罪数原则(☆☆)
2.13 刑罚的裁量
2.13.1 自首(☆)
2.13.2 立功(☆☆)
2.14 侵犯财产罪
2.14.1 财产犯罪基本原理
2.14.2 抢劫罪(☆☆☆☆)
2.14.3 抢夺罪
2.14.4 盗窃罪(☆☆☆)
2.14.5 侵占罪
2.14.6 诈骗罪(☆☆☆)
2.14.7 敲诈勒索罪(☆☆)
2.15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2.15.1 故意杀人罪(☆☆☆)
2.15.2 故意伤害罪
2.15.3 强奸罪(☆☆☆☆☆)
2.15.4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2.15.5 强制猥亵、侮辱罪
2.15.6 非法拘禁罪(☆☆☆☆)
2.15.7 绑架罪(☆☆☆)
……
第三单元 刑事诉讼法
第四单元 民法
第五单元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第六单元 商法
第七单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