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物收获指数的主要应用
1.2.2 作物收获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1.2.3 作物收获指数估算研究进展
1.2.4 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章小结
2 基于地面高光谱数据的田间冠层尺度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获取与准备
2.2.1 地上千生物量数据获取
2.2.2 地面高光谱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技术路线
2.3.2 相关参数的构建和计算
2.3.3 冬小麦D-fo估算敏感波段中心与最大波宽的确定
2.3.4 基于NDSI的D-fg估算模型构建
2.3.5 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D-HI)估算模型构建
2.3.6 模型精度评价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基于敏感波段中心和最大波宽构建NDSI的D-fG通感估算
2.4.2 基于D-fG選感参数的D-HI估算及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小区域尺度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获取与准备
3.2.1 地上生物量的获取
3.2.2 动态收获指数的获取
3.2.3 无人机高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3.3 主要研究方法
3.3.1 动态fG参数的提出
3.3.2 技术路线
3.3.3 基于高光谱敏感波段中心构建NDSI的D-fG遥感估算
3.3.4 基于D-fG遥感参数的D-HI无人机遥感估算模型建立
3.3.5 模型精度检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NDSI的D-fG遥感估算
3.4.2 基于D-fG遥感参数的D-HI无人机遥感估算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中高分辨率多光谱数据的区域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获取与准备
4.2.1 地面数据采集与处理
4.2.2 遥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2.3 其他辅助数据
4.3 主要研究方法
4.3.1 技术路线
4.3.2 主要参数构建与计算
4.3.3 地面高光谱模拟宽波段遥感数据的方法
4.3.4 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NDSI)与D-fG间模型构建
4.3.5 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模型
4.3.6 模型精度评价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基于Sentinel-2A的区域冬小麦收获指数遥感估算及精度验证
4.4.2 基于GF-1的区域冬小麦收获指数遥感估算及精度验证
4.4.3 基于Landsat-8的区域冬小麦收获指数遥感估算及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时序中低分辨率多光谱数据的区域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
5.1 研究区域
5.2 数据获取与准备
5.2.1 MODIS-NDVI遥感数据
5.2.2 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
5.2.3 地面实测冬小麦收获指数
5.3 主要研究方法
5.3.1 研究方法
5.3.2 理论基础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参数HIwDVI SUM区域信息提取结果
5.4.2 参数HINDVI SUM与冬小麦收获指数关系
5.4.3 区域冬小麦收获指数空间信息获取
5.4.4 区域冬小麦收获指数遥感估算精度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展望
6.1 主要创新点
6.1.1 构建动态收获指数(D-HI)和花后累积生物量比值动态参数(D-fG)
6.1.2 提出基于遥感技术获取fG参数信息的技术方法
6.1.3 提出基于D-fG遥感估算的多尺度作物动态收获指数空间信息获取方法
6.1.4 提出花后生殖生长阶段和花前营养生长阶段NDVI累积值比值的HI估算方法
6.2 讨论与展望
6.2.1 本研究提出的HI遥感估算方法部分技术细节有待深入研究
6.2.2 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过程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6.2.3 本研究提出的收获指数遥感估算方法的应用前景
6.2.4 作物收获指数遥感估算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