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段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第十段
第十一段
第十二段
第十三段
第十四段
第十五段
第十六段
第十七段
第十八段
第十九段
第二十段
第二十一段
第二十二段
第二十三段
第二十四段
第二十五段
第二十六段
第二十七段
第二十八段
第二十九段
第三十段
第三十一段
第三十二段
第三十三段
第三十四段
第三十五段
第三十六段
第三十七段
第三十八段
第三十九段
第四十段
第四十一段
第四十二段
第四十三段
第四十四段
第四十五段
第四十六段
第四十七段
第四十八段
第四十九段
第五十段
第五十一段
第五十二段
第五十三段
第五十四段
第五十五段
第五十六段
第五十七段
第五十八段
第五十九段
第六十段
第六十一段
第六十二段
第六十三段
第六十四段
第六十五段
第六十六段
第六十七段
第六十八段
第六十九段
第七十段
第七十一段
第七十二段
第七十三段
第七十四段
第七十五段
第七十六段
第七十七段
第七十八段
第七十九段
第八十段
第八十一段
第八十二段
第八十三段
第八十四段
第八十五段
第八十六段
第八十七段
第八十八段
第八十九段
第九十段
第九十一段
第九十二段
第九十三段
第九十四段
第九十五段
第九十六段
第九十七段
第九十八段
第九十九段
第一百段
第一百零一段
第一百零二段
第一百零三段
第一百零四段
第一百零五段
第一百零六段
第一百零七段
第一百零八段
第一百零九段
第一百一十段
第一百一十一段
第一百一十二段
第一百一十三段
第一百一十四段
第一百一十五段
第一百一十六段
第一百一十七段
第一百一十八段
第一百一十九段
第一百二十段
第一百二十一段
第一百二十二段
第一百二十三段
第一百二十四段
第一百二十五段
第一百二十六段
第一百二十七段
第一百二十八段
第一百二十九段
第一百三十段
第一百三十一段
第一百三十二段
第一百三十三段
第一百三十四段
第一百三十五段
第一百三十六段
第一百三十七段
第一百三十八段
第一百三十九段
第一百四十段
第一百四十一段
第一百四十二段
第一百四十三段
第一百四十四段
第一百四十五段
第一百四十六段
第一百四十七段
第一百四十八段
第一百四十九段
第一百五十段
第一百五十一段
第一百五十二段
第一百五十三段
第一百五十四段
第一百五十五段
第一百五十六段
第一百五十七段
第一百五十八段
第一百五十九段
第一百六十段
第一百六十一段
第一百六十二段
第一百六十三段
第一百六十四段
第一百六十五段
第一百六十六段
第一百六十七段
第一百六十八段
第一百六十九段
第一百七十段
第一百七十一段
第一百七十二段
第一百七十三段
第一百七十四段
第一百七十五段
第一百七十六段
第一百七十七段
第一百七十八段
第一百七十九段
第一百八十段
第一百八十一段
第一百八十二段
第一百八十三段
第一百八十四段
第一百八十五段
第一百八十六段
第一百八十七段
第一百八十八段
第一百八十九段
第一百九十段
第一百九十一段
第一百九十二段
第一百九十三段
第一百九十四段
第一百九十五段
第一百九十六段
第一百九十七段
第一百九十八段
第一百九十九段
第二百段
第二百零一段
第二百零二段
第二百零三段
第二百零四段
第二百零五段
第二百零六段
第二百零七段
第二百零八段
第二百零九段
第二百一十段
第二百一十一段
第二百一十二段
第二百一十三段
第二百一十四段
第二百一十五段
第二百一十六段
第二百一十七段
第二百一十八段
第二百一十九段
第二百二十段
第二百二十一段
第二百二十二段
第二百二十三段
第二百二十四段
第二百二十五段
第二百二十六段
第二百二十七段
第二百二十八段
第二百二十九段
第二百三十段
第二百三十一段
第二百三十二段
第二百三十三段
第二百三十四段
第二百三十五段
第二百三十六段
第二百三十七段
第二百三十八段
第二百三十九段
第二百四十段
第二百四十一段
第二百四十二段
第二百四十三段
序段
百无聊赖,终日砚前枯坐,心中诸事纷繁,遂信手而书,其中或有常理难度、不可名状事,目为狂言可也。
第一段
生于此世之人,欲求实多。御门①之御位固已尊崇至极,竹园生②之末叶③,亦非人间凡种,皆高贵无比。如摄政、关白④者,列位群臣之首,自是不敢奢求;即便是跻身内廷、称为“舍人”⑤之寻常臣子,亦不可小觑。其子孙纵然没落,而高姿雅韵不减。与之相较,稍稍逢时得志,便自大骄矜、目中无人者,由旁人冷眼观之,实不值一哂也。
世上罕有不慕法师者。然清少纳言①却言“出家者受人视若木屑”②,此话确实有理。升座说法,鼓噪喧赫,仿佛炙手可热,然究其本体,又有何可取?诚如增贺圣@所言,囿于沽名,有违佛祖圣教。不过虔心舍世、皈依修行者,却颇有可欣羡处。
人之所望,皆盼容颜俊美。此等人但有所言,左右俱乐闻而不厌。因其有爱敬④而不多言,故使人相对终日亦无乏味之感。至于相貌堂堂、却无才德相辅者,低劣本性一朝被人识破,便是痛惋恨事了。人品姿容本系天生,而心性却可精益求精于贤之更贤。容颜、心性俱佳者,若不学无术,又与貌丑品劣者为伍,甚至于反不如此辈而为其所制,则着实遗憾也!
男子之最可贵事,在于经书实学、善作文⑤、通和歌、晓管弦之道,谙熟典章制度及朝廷礼仪,足以为他人楷模表率,方称上品。书法工整,笔走龙蛇而挥洒自如;音声出众,善歌精韵而切中节拍。逢人劝酒,若固辞不免,亦能推杯换盏,尽力应酬。似此等,方为好男子。
第二段
忘却上古圣代之善政,不解民间愁苦、国家凋敝,只知穷奢极欲,妄自尊大者,凡事必暗昧不明。
《九条殿①遗诫》有云:“始自衣冠及于车马,随有用之,勿求美丽。”②顺德院③亦曾记禁中诸事,云:“天皇着衣,以疏简为美。”
第三段
万事皆能,独不涉风流之男子,正如玉卮无当,虽宝非用。④
霜露侵衣、漂泊无定,心怀双亲训诫、忧心世人讥谤,忐忑不安、片刻无宁,以致独寝孤枕、夜不成寐。如此度日,方有趣致。
然,亦不可一味沉溺女色。须令女子知晓,己身非轻易苟合之辈,斯为上佳。
第四段
来世不可忘于心,佛道不可疏于常。吾心念此深以为然。
第五段
人逢不幸而愁闷苦恼,以致落发出家、遁人空门,实乃草率之举。何不闭门独处,似在非在,于心无杂念中安然度日,更为适宜。显基中纳言①曾云:“愿得无罪而赏配所之月。”②此语吾深有同感。
第六段
身份无论高贵或是卑微,总以无子嗣为妙。
如前中书王①、九条太政大臣②、花园左大臣③等,皆愿一族血脉绝于己身。染殿大臣④亦借《世继翁物语》⑤言道:“若无子孙则为善事。后代顽劣,大是不妙!”圣德太子⑥生前督建陵寝时也有言“此处当断,彼处应切,如此方能绝嗣!”
第七段
若爱宕山野①之露永不消、鸟部山②之烟恒不散,人生在世,得能长存久住,则生有何欢?正因变幻无常、命运难测,方显人生百味无穷。
观诸世间众生,以人寿最长。蜉蝣朝生夕死,夏蝉不知春秋。倘能淡然豁达、闲适悠游,则一载光阴亦觉绵绵无绝;若贪得无厌、常不知足,则纵活千年,亦不过短似一夜梦幻。人生如寄,不得久住于世,徒然而待姿容老丑,有何意义?“寿则多辱”③,年四十之内辞世,最是佳妙。
过此年寿,便将忘却老丑,渐无自惭形秽之思,一心混迹人丛,抛头露面;待到夕阳暮年,又宠溺子孙,奢愿长寿以见彼等出人头地。似这般希图凡尘名利,全不懂人情物趣,耄耋丑态,流于下品。
第八段
世上最惑人心者,无过于色欲。人心实愚妄至极。
衣裳所添之香,不过暂附其上,明知香难持久,却难抵芬芳诱人,闻来不由心猿意马。昔有久米仙人,见河边浣女胫①白如雪,遂失神通②。盖因女子手足洁美、光泽丰凝,非同凡色。故惑人下坠,也自有其理。
第九段
女子美发,最惹人注目。而人品、气质等,即便未见其面,仅隔障晤谈,数语间亦可知悉。
但凡女子媚态,哪怕寻常举止便足令男儿心魂摇荡。而女子寝不安枕,乃至于轻抛贞洁、自荐枕席,甘忍骂名,皆因色欲迷人也。
爱执③之道,根深源远。六尘④之乐欲⑤固多,皆可厌离。唯有惑于爱欲者,牵缠难断。无论老幼智愚,尽皆如是。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