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节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的要求
第三节 医学机能学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第四节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和“3R”原则
第五节 实验室守则
第二章 机能学实验的常用设备
第一节 实验动物常用手术器械
第二节 机能学实验软硬件系统和常用仪器
第三章 机能学动物实验技术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种类选择及性别鉴定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和标记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及给药方法
第四节 动物实验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标本采集方法
第六节 手术操作的止血方法
第七节 实验动物安乐死方法
第八节 常用生理盐水、实验药品的配制
第四章 机能学基础实验
实验一 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制备
实验二 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实验三 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及其传导速度测定
实验四 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测定
实验五 反射弧分析与反射时测定
实验六 心血管活动调节
实验七 蛙心起搏点观察
实验八 家兔呼吸运动调节及影响因素
实验九 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十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及利尿剂的作用
第五章 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 急性高钾血症及其抢救
实验二 水肿的形成与利尿剂的作用
实验三 家兔 实验性肺水肿及治疗
实验四 酸碱平衡紊乱与血气分析
实验五 急性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实验六 急性右心衰竭的复制与抢救
实验七 呼吸功能不全
实验八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实验九 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实验十 不同功能状态时人体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
实验十一 急性肾功能不全
实验十二 心 肾反射活动的观察和分析
实验十三 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十四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实验十五 有机磷药物中毒及其解救
实验十六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
实验十七 药物及理化因素对离体心脏的影响
实验十八 氯丙嗪与解热镇痛药对体温的影响
实验十九 药物及不同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实验二十 抗虫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实验二十一 硫酸链霉素的急性中毒及其解救
第六章 设计性实验
第一节 设计性实验介绍
第二节 实验和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
第三节 生物医学文献检索
第四节 科技论文写作基本格式
第五节 开题报告及答辩
第七章 病例讨论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病例7
病例8
病例9
病例10
病例1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