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精)
ISBN:9787545824117
作者:作者:高毅|责编:范晶
定价:¥118.0
出版社:上海书店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499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引言
绪论 关于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与历史学
    二、心态史与法国革命政治文化
    三、大革命政治文化研究的误区
    四、法国革命政治文化的概况
第一编 决裂——在传统中挣扎
  第一章 宪法的窘迫
    一、法兰西宪法观念溯源
    二、法国宪制动荡的心态根源
    三、否决权和一院制背后的隐忧
    四、“无宪法,毋宁死”!?
  第二章 代议制的困境
    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
    二、摆脱强制委托权的企图
    三、树而不立的代议制权威
    四、直接民主制思潮的干扰
    五、“代议民主制”的尝试
    六、无法摆脱的专制幽灵
  第三章 平等的幻梦
    一、空前的热望
    二、荒谬的公民划分
    三、女公民的悲哀
第二编 “祖国在危急中”
  第四章 吉凶未卜的革命
    一、“革命”——可咒的动乱
    二、“革命”——理性的进步
    三、“革命”——社会的危机
    四、“革命”——矛盾的综合
  第五章 为民族“再生”而战
    一、“再生”没有榜样
    二、“再生”任重道远
    三、“再生”需要教化
  第六章 革命的宗教礼仪化
    一、破除旧象征的“宗教革命”
    二、革命象征物的人民性特质
    三、革命节日中的狂欢文化
    四、日常生活的革命化
  第七章 谣言的泛滥
    一、谣言的起源
    二、谣言与危机意识
    三、谣言的功能
  第八章 革命政治的公开性
    一、公开性——法国革命的铁律
    二、公开性与危机意识
    三、反党派政治与专制独裁
    四、导致雅各宾派衰亡的心态因素
  结语 群众现象与法兰西内战式政治风格的形成
    一、群众现象的基本特征
    二、大革命时代的精英与群众
    三、非理性因素与内战式政治风格
参考书目
附录一 中法文化在法国大革命问题上的历史性互动
附录二 法国式革命暴力与现代中国政治文化
附录三 法国启蒙与革命的中国渊源
附录四 美法革命再比较——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地域差异溯源
后记
2013年版跋
2024年版跋

精彩页/试读片段

    法国大革命一开始就是以同传统决裂为己任的。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前的法兰西民族,由于其固有的乡土社会性质,本来是一个十分注重传统的民族。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实际上也是须臾离不开传统的。从以传统作为行为规范的源泉,到毅然决然地把传统弃若敝屣,这不能说不是文化心态上的惊人突变。这就需要我们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即法兰西民族的文化心态何以能够在革命时代发生如此重大的突变?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文化心态突变”的表层性质。也就是说,别看法国大革命以气壮山河的誓言和惊天动地的行动表现出要同传统一刀两断,实际上,这只是法国历史跟我们玩的一个“猫腻”。这种“文化心态的突变”,与其说是决定性的,一劳永逸的,不如说是相当朦胧的,暂时的;与其说是真实的,不如说是虚假的。因为尊重传统的心态,乃是必然地同当时法国社会小农经济形态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的,只要这种事实没有改变,就很难想象会出现对于传统的真正的弃绝。而法国社会的乡土性质,不仅在革命前夕丝毫未变,即使在革命之后也仍然顽固地存留了一百多年,那里小农经济解体的艰难性、缓慢性是众所周知的。
    了解到这种“文化心态突变”的表层性、朦胧性和暂时性之后,某些带有偶然性的、集中于政治层面的事件和人物活动,对于其成因的解释,便显得异常重要了。实际上,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许多因素都是精英文化的产物,都是在政治行动的过程中,在许多政治要求和主张的激烈竞争中“即兴”创造出来的。这样说,并不是附和“修正派”史学家把法国大革命完全归于偶然性的观点,相反,我们重视偶然事件在形成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心态和行为样式方面的作用,始终是以这些偶然事件无一不是从各个角度体现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必然历史进程作为认识上的基本前提的。
    同时,由于传统实际上是无法摆脱的,所以法国革命人士否定旧传统的斗争便只好在旧传统本身中进行了。空洞的口号好喊,真正接触到实际则满不是那么回事儿。无所不在的传统像密如蛛网的绳索一样,死死地捆住了革命者的手脚。结果,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建设起来的新世界实际上处处都可能露出旧世界的痕迹,他们处心积虑构筑起来的新政治文化的观念体系也异常模糊不清,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和逻辑上的混乱。每一个论点都难以自圆其说,每一步行动都会碰到重重障碍。这种紧张状态,将不可避免地在每一位法国革命人士——无论他看起来是多么志向远大,多么乐观豪迈——的心上,投下浓浓的阴影。
    P40-41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