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视角:通信、政治沟通与现代国家
一、通信:国家治理的信息基础
二、邮电:引发现代国家的“交往革命”
第二节 研究问题:邮电、新中国的政治沟通体系及国家治理
一、文献回顾
二、从邮驿到邮电:国家信息传播的古今之别
三、分析逻辑:邮电、政治沟通与国家治理
四、研究案例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国家治理的通信技术视角
第一节 现代国家治理的技术逻辑
一、现代国家建构的技术工程学
二、马克思的交往革命理论
第二节 再造空间:现代国家治理的通信基础
一、与空间斗争:传统国家治理的信息悖论
二、重构空间尺度:邮电与现代国家治理转型
第三节 邮电通信与政治沟通: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
一、邮电通信对政府管理及行政的影响
二、邮电通信对资本主义体系和民主政治的影响
第三章 理论框架:邮电通信、政治沟通与国家治理
第一节 邮电通信对政治沟通网络的重构
一、从地域性到国家性:通信与政治沟通关系的扩展
二、从滞后性到及时性:通信与政治沟通效能的提升
第二节 政治沟通网络重塑国家治理的基本机制
一、情报共享机制:信息不对称的缓解
二、集体行动机制:组织能力的强化
三、符号扩散机制:国家话语的弥散
第三节 案例介绍:新中国初期的邮电及政治沟通网络
一、人民邮电:新中国初期的邮电系统及建设成就
二、书信、电话、报刊:邮电建构的三种政治沟通网络
第四章 书信: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媒介
第一节 邮政与人民通信自由的实现
一、组织结构:邮局网点的全国覆盖
二、行动策略:邮政系统的服务创新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书信类型及其政治功能
一、纵向沟通:联系群众
二、横向沟通:团结群众
第三节 纵向政治沟通体系:基于书信的参与式治理
一、政府和官方报刊:书信建构的两种政民联系渠道
二、信息反馈:群众来信的治理功能
三、获取地方性知识:国家发起的群众报矿运动
四、书信信息传播的困境
第四节 横向政治沟通体系:书信与公共空间的重构
一、推动劳动竞赛
二、传播先进经验
三、以信传情: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意识建构
第五章 电话:通讯技术与农村治理的变革
第一节 改善农村通信:50年代的电话下乡工程
一、电话为何下乡:国家领导农村的信息传播困境
二、电话下乡规划:社社有总机,队队通电话
三、电话如何下乡:权力下放和群众创造
第二节 电话网与新中国农村治理的变革
一、电话会议:政府工作方法的转变
二、国家政策执行能力:电话网建立前后的历史比较
三、更高效的集体行动:基层治理的赋能
四、政府间治理网络:超越地方性政治
第六章 报刊发行:国家话语传播与国民塑造
第一节 报刊:现代国民建构的文化媒介
第二节 邮局:国家报刊发行的关键主体
一、邮发合一制度
二、报刊悬浮于基层:邮局发行的困境
第三节 报刊发行站:国家文化权力如何渗透至基层
一、报刊发行站的设置过程
二、报刊发行站对于政治传播的赋能
三、城市的报刊发行网络
四、农村的报刊发行网络
第四节 国家的文化治理:报刊对国民的主体性建构
一、报刊影响群众的文化实践
二、报刊对工农群众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现代国家如何解决信息难题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第三节 新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多重塑造
第四节 信息时代的通信与国家治理
参考文献
A.英文学术著作及期刊
B.中文学术著作及期刊
C.政府报告、地方志及历史文献
D.报纸及档案材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