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神经系统疾病离体模型制作方法(精)
ISBN:9787117370578
作者:编者:罗玉敏//李思颉|责编:刘艳平
定价:¥98.0
出版社:人民卫生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精装
页数:188页
商品详情
目录

第一章  脑血管病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脑血管病简介
  第二节  氧糖剥夺模型
    一、原代神经元OGD模型
    二、器官切片的培养
    三、离体模型诱导类缺血条件的方法
    四、神经元细胞死亡的定量分析
    五、体外缺血模型的优缺点
  第三节  炎症损伤模型
  第四节  血脑屏障损伤模型
  第五节  其他脑血管病相关模型
    一、过氧化氢损伤模型
    二、兴奋性毒性氨基酸损伤模型
  第六节  模拟脑出血的离体模型
    一、自发性脑出血模型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体外模型
第二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分类
    三、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常规细胞
    一、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
    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Y-HY5Y)
    三、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
    四、NG108-15细胞株
    五、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α)
    六、小鼠原代神经元培养
    七、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系
    八、小鼠原代神经胶质细胞培养
  第三节  模型诱导剂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一、基于Aβ假说的Aβ孵育致细胞损伤模型
    二、基于Tau过磷酸化假说建立冈田酸诱导Tau过磷酸化模型
    三、基于自由基假说建立过氧化氢损伤细胞模型
    四、基于衰老假说建立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
    五、基于谷氨酸能假说建立L-Glu损伤神经元模型
    六、基于铝毒性假说建立铝剂诱导细胞损伤的模型
    七、神经炎症假说—LPS激活小胶质细胞
  第四节  基因技术相关模型
    一、转染外源基因
    二、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神经元原代培养
  第五节  多细胞培养
    一、海马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共培养
    二、三维细胞培养技术
    三、神经网络芯片
第三章  帕金森病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帕金森病概述
  第二节  帕金森细胞模型概述
    一、神经毒素模型
    二、遗传模型
    三、α-Syn预制原纤维模型
    四、炎症-免疫异常细胞模型
    五、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模型
    六、帕金森大脑切片模型
  第三节  基于神经毒素诱导的帕金森细胞模型
    一、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细胞模型
    二、MPP+诱导的帕金森细胞模型
    三、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细胞模型
    四、神经毒素诱导的帕金森细胞模型评价
  第四节  α-Syn过表达遗传的帕金森细胞模型
  第五节  α-Syn预制原纤维帕金森细胞模型
  第六节  炎症-免疫异常帕金森细胞模型
  第七节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帕金森细胞模型
  第八节  帕金森脑片模型
    一、脑片的制备
    二、神经毒素脑片模型
    三、突触核蛋白处理帕金森脑片模型
第四章  癫痫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癫痫概述
  第二节  脑片模型
    一、脑片模型简介
    二、急性脑片模型制作
    三、器官型脑片模型制作
  第三节  细胞模型
    一、细胞模型简介
    二、单细胞培养模型制作
    三、共培养模型制作
第五章  脱髓鞘疾病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炎性脱髓鞘疾病简介
  第二节  基于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的AQP4、MOG抗体体外检测模型
  第三节  基于组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的NMO-IgG体外检测与新致病性
抗体发现模型
  第四节  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模型
  第五节  体外小胶质细胞极化模型
  第六节  免疫淘选法纯化小鼠少突胶质细胞模型
  第七节  免疫介导的少突胶质细胞损伤体外模型
  第八节  离体组织模型
  第九节  CD4+T细胞源性细胞因子增殖模型
  第十节  Ella技术检测细胞因子模型
  第十一节  数字单分子免疫阵列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中反映中枢神经损伤的
痕量生物标志物模型
第六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简介
  第二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SOD1基因相关模型
    一、SOD1G37R突变小鼠模型
    二、SOD1D90A突变小鼠模型
    三、SOD1G85R突变小鼠模型
    四、H46R突变模型
    五、表达SOD1突变的星形胶质细胞模型构建
  第三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TDP-43基因相关模型
    一、TDP-43小鼠模型构建
    二、表达Floxed野生型和突变TDP-43小鼠模型
    三、ALSTDP-43SH-SY5Y细胞模型构建
  第四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FUS基因相关模型
    一、AAV9载体FUS大鼠模型构建
    二、斑马鱼模型构建
    三、HEK-293细胞系表达FUS模型构建
  第五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C9ORF72基因相关模型
  第六节  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脊液建模
  第七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细胞模型
    一、人SOD稳定转染NSC-34细胞系构建
    二、未分化多功能干细胞来源的运动神经元模拟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
  第八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MATR3基因相关模型
  第九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SETX基因相关模型
  第十节  蛋白质清除因子和肌萎缩侧索硬化
    一、VCP和肌萎缩侧索硬化
    二、UBQLN2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
第七章  周围神经疾病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周围神经疾病简介
  第二节  单纯疱疹病毒1型致小鼠面神经麻痹模型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模型
    一、中枢病因学说
    二、周围病因学说
  第四节  吉兰-巴雷综合征模型
    一、急性炎性脱髓鞘多神经病模型
    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
    三、MillerFisher综合征
  第五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一、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
    二、脊神经结扎模型
    三、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模型
  第六节  其他
    一、腓骨肌萎缩症
    二、代谢综合征相关周围神经病
第八章  重症肌无力的离体模型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简介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实验动物肌无力离体模型
  第三节  人肌肉活检标本离体电生理模型
  第四节  离体测量神经肌肉接头功能模型
  第五节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Ca2+离子通道电流离体模型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