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陀思妥耶夫斯基(肯定生活)(精)
ISBN:9787522207575
作者:作者:(美)普里德里格·奇乔瓦茨基|责编:刘雨潇|译者:赵翔
定价:¥108.0
出版社:华夏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2 精装
页数:397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无意义的生活
  引言
  第一章  痛苦与不义:一个浸染罪恶的世界?
  第二章  《地下室手记》:恶发端于恨?
  第三章  《罪与罚》:施害者还是受害者?
  第四章  《群魔》:神圣性的丧失
第二部  重拾生活的意义
  引言
  第五章  《白痴》:基督献身的意义
  第六章  《卡拉马佐夫兄弟》(上):生活的馈赠
  第七章  《卡拉马佐夫兄弟》(下):无意义的苦难
  第八章  不曾写就的作品:悔罪者归来
后记
致谢
参考书目
译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当我们四处寻找生活的意义时,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
    小说家会说,此中真意,其实是某种效力强大的黏合剂,它能整合生活这个大漩涡,黏合漩涡中碎片化的个体与事件。这个漩涡,其实就是人们称为现实的宏大戏剧。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个人都亟需某种叫作“意义”的事物,以便让过去、当下与未来都合乎情理。
    跟小说家相比,哲学家往往追求表达的精准,他们会声称:人们搜寻的是生活的目标。当生活有了目标,它自然就会具有意义。目标给人以方向感,会帮助人们在这出宏大戏剧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界定概念的高手,哲学家会热心地帮助我们区分两种类型的“目标”。古典意义上,有目标的生活意味着,个体被征用,成为实现某个理想的手段。现代意义上的目标则大为不同,它意味着个体作出了选择,而这个选择将影响他所有的努力与行动,乃至他的一生。
    两种意义的区别,取决于黏合剂的出处:它是来自某种外在的、超越性的源头,还是源于个体自身或其所在的社群?赐予我们生活以意义的目标究竟来自何方?
    以上区别反映了两种类型的生活观念,其对应的生活意义也有所不同。古典的意义理论离不开宗教性与超自然性。它宜称,生活的意义也好,生活之诸般元素的黏合剂也罢,总是要仰仗造物主的恩赐——就算不说造物主这个词,也应当有一个独立并高于人类世界的力量存在。而按照现代人的理解,人类站立在围绕着自己的现世之中,必须亲自创造意义,这个过程闪耀着人本主义的色彩与世俗的智慧。
    除了信仰与理性,现代社会中还潜藏着第三条寻找生活意义的道路。它是西方文明内部某种摧毁性的力量,并不甘心总是涌动于暗处——它随时等待着爆发的机会,等待着占领时代舞台的中央。也许在当下,这样的机会正在向它招手。这股暗流,正是对待生活的怀疑与厌世的态度;极端的虚无主义也是这一态度的典型体现。
    以上三条道路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对于我们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而言又有着何等的重要性?不难理解,超自然的、宗教的道路存在的时间最久,对当下的影响也仍旧显著。这绝非偶然。对存在的深刻焦虑常常支配着人们,而该道路正是缓解焦虑的强效剂。它让我们栖息于这一信仰之下:仁慈而智慧的造物主,正用他的巨手托举着你,永不止息地庇护着你的灵魂。
    然而,在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严酷现实里,该道路的实现,需要艰难的信仰之跃。这是朝向不可知与神秘的跳跃,也是一种确信:造物主具有超越全部生活的伟大力量。真实的生活经验提醒人们,个体总是无法窥见造物主的整个计划。宗教的道路试图使人相信,存在不仅仅只是活着,而应该具有某种神圣的意义——现实中的“意义”总是藏在晦暗不明的未知里。人类无法理解自身的存在,他成了一本自己无法弄懂的晦涩书籍——反复阅读,依然充满疑惑。
    启蒙运动正是滥觞于这样的疑惑之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代人、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曾在自己的书信体著作《来自彼岸》中如此描述人类的处境:“人类的历史不存在剧本,演员必须即兴表现自己的角色。”赫尔岑向我们表明,超越性并不是价值与规范之源头,内在性才是。在觉醒的个体与整个世界的对抗中,前者能依靠的,无论是不屈的意志还是批判的理性,都来源于自我。
    在持续几个世纪的沿革过程中,欧洲启蒙主义思潮伴随着一对孪生子一般的现象:上帝之死与理性封神。上帝之死并没有让人类成为孤儿,相反,人类愈发摆出了主人的架子,甚至成为潜在的袖珍神明。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的人物基里洛夫所宣称的,我们已经由神-人进化为人-神。
    P19-21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