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摄影摄像的历史与发展
1.1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1.1.1 起源与初期探索
1.1.2 达盖尔和“银版”摄影法
1.1.3 阿切尔和“湿版”摄影法
1.1.4 “干版”摄影法
1.1.5 数码摄影
1.2 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发展与演变
1.2.1 照相机的发展
1.2.2 摄像机的发展
1.3 摄影与摄像的区别
第2章 常用摄影器材与附件
2.1 数码照相机的种类及特点
2.1.1 按取景方式分类
2.1.2 按画幅分类
2.2 认识镜头
2.2.1 从名称了解镜头
2.2.2 认识镜头的焦距特性
2.2.3 镜头光圈与口径的作用
2.3 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2.4 不同焦段的镜头
2.4.1 标准镜头
2.4.2 广角镜头
2.4.3 长焦镜头
2.5 特殊镜头
2.5.1 微距镜头
2.5.2 增距镜
2.5.3 柔焦镜头
2.5.4 移轴镜头
2.6 常用滤镜
2.6.1 UV镜
2.6.2 减光镜
2.6.3 渐变镜
2.6.4 偏振镜
2.6.5 星光镜
第3章 相机拍摄快速入门
3.1 设置存储格式和画质
3.1.1 存储格式
3.1.2 合理设置像素尺寸
3.2 选择拍摄模式
3.2.1 全自动模式
3.2.2 程序自动模式(P)
3.2.3 光圈优先模式(A/Av)
3.2.4 快门优先模式(Tv)
3.2.5 手动曝光模式(M)
3.2.6 情景模式
第4章 相机拍摄必备知识
4.1 掌握正确的对焦方式
4.1.1 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
4.1.2 相机的对焦模式
4.1.3 对焦区域的选择
4.1.4 常见题材拍摄的对焦技巧
4.2 正确测光把握照片细节
4.2.1 认识曝光值
4.2.2 认识曝光值参照表
4.2.3 相机测光模式
4.2.4 曝光控制技巧
4.3 选择光圈控制照片背景
4.3.1 什么是光圈
4.3.2 光圈对曝光的影响
4.3.3 光圈对快门的影响
4.3.4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4.4 运用快门把握拍摄瞬间
4.4.1 快门的作用
4.4.2 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
4.4.3 决定快门速度的因素
4.4.4 快门速度的应用技巧
4.5 设置感光度控制照片画质
4.5.1 什么是ISO感光度
4.5.2 ISO感光度与照片画质
4.5.3 ISO感光度与快门速度
4.5.4 ISO感光度的应用
4.6 调节白平衡控制影像色调
4.6.1 常用白平衡种类
4.6.2 色温与颜色的关系
4.6.3 选择正确的白平衡
第5章 画面取景构图
5.1 画面构图的必要条件
5.1.1 主题明确
5.1.2 画面简洁
5.1.3 构成突出
5.2 决定构图的五大要点
5.2.1 虚实画面的表现
5.2.2 均衡画面的布局
5.2.3 处理画面的基调
5.2.4 简洁画面的表达
5.2.5 画面张力的表现
5.3 构图取景的基本方法
5.3.1 横、竖构图的选择
5.3.2 全景、中景和近景
5.3.3 特写
5.4 主体与陪衬体
5.4.1 主体
5.4.2 陪衬体
5.5 环境要素的利用
5.5.1 加强画面表现
5.5.2 空白的取舍
5.6 拍摄视角的选择
5.6.1 平视
5.6.2 仰视
5.6.3 俯视
5.7 构图设计规则
5.7.1 视觉平衡
5.7.2 黄金分割法构图、井字构图和三分法构图
5.7.3 对称
5.7.4 对比
5.7.5 比例
5.7.6 透视
5.7.7 节奏
5.7.8 藏镜手法
第6章 拍摄用光
6.1 拍摄用光的种类
6.1.1 自然光源
6.1.2 人造光源
6.2 依据不同方向光线的特点进行拍摄
6.2.1 顺光
6.2.2 侧光
6.2.3 逆光
6.2.4 顶光与底光
6.3 依据光的性质表现画面
6.3.1 硬调光(直射光)
6.3.2 软调光(散射光)
6.3.3 反射光
6.4 光的强度与反差
6.4.1 光的强度
6.4.2 光的反差
6.5 调性的表现
第7章 画面用色
7.1 拍摄画面中色彩语言的运用
7.1.1 色彩的冷暖感
7.1.2 色彩的轻重感
7.1.3 色彩的软硬感
7.1.4 色彩的强弱感
7.1.5 色彩的明快感与忧郁感
7.1.6 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
7.1.7 色彩的华丽感与朴素感
7.2 影响色彩的因素
7.2.1 选择拍摄时间
7.2.2 选择光线强度
7.2.3 拍摄环境
7.2.4 曝光时间
7.3 拍摄画面的色彩配置
7.3.1 暖色
7.3.2 冷色
7.3.3 无彩色运用
7.3.4 邻近色
7.3.5 互补色
第8章 常用摄像器材与附件
8.1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视频
8.1.1 根据需求选择相机
8.1.2 根据需求选择镜头
8.1.3 稳定设备
8.1.4 存储设备
8.1.5 拾音设备
8.1.6 灯光设备
8.2 认识不同类型的摄像机
8.2.1 广播级摄像机
8.2.2 业务级摄像机
8.2.3 家用级摄像机
8.3 摄像机的基本组成
8.3.1 镜头
8.3.2 机身
8.3.3 寻像器
8.3.4 话筒
8.3.5 电源
8.4 摄像设备的选购原则
8.4.1 根据用途选择机型
8.4.2 关注核心性能参数
第9章 视频拍摄基础
9.1 拍摄前的准备
9.1.1 明确目标观众
9.1.2 拍摄镜头的思考
9.1.3 拍摄环境的考虑
9.2 拍摄方法
9.2.1 单机拍摄和多机拍摄
9.2.2 拍摄的方式
9.2.3 拍摄过程的轴线处理
9.3 设计分镜脚本
9.3.1 分镜脚本的作用
9.3.2 分镜脚本的撰写方法
第10章 固定画面的拍摄
10.1 固定画面的概念
10.2 固定画面的作用
10.2.1 有利于表现静态环境
10.2.2 突出静态人物、展现复杂人物关系
10.2.3 客观记录被摄主体的运动及节奏变化
10.2.4 设计静态的造型美
10.2.5 传达特殊的视觉情绪感受
10.2.6 还原时光
10.3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10.3.1 固定画面要“平稳”
10.3.2 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
10.3.3 固定画面构图的艺术性和可视性
10.3.4 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10.3.5 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10.3.6 见好就收
第11章 动态画面的拍摄
11.1 运动镜头的概念
11.2 运镜方式
11.2.1 推镜头
11.2.2 拉镜头
11.2.3 摇镜头
11.2.4 移镜头
11.2.5 跟镜头
11.2.6 甩镜头
11.2.7 升、降镜头
11.2.8 环绕镜头
11.3 常用镜头术语
11.3.1 空镜头
11.3.2 主观性镜头
11.3.3 客观性镜头
11.4 镜头转场
11.4.1 技巧性转场
11.4.2 无技巧性转场
11.5 镜头“起幅”与“落幅”
11.6 镜头节奏
11.6.1 控制镜头节奏的要点
11.6.2 控制镜头节奏的4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