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图书公司! 登录
关羽大传
ISBN:9787520538244
作者:作者:田福生|责编:王文运
定价:¥88.0
出版社:中国文史
版次:第1版
印次:第1次印刷
开本:4 平装
页数:437页
商品详情
目录

初版序
胡小伟
初版前言  田福生
新版序  孟繁仁
新版前言:我的关羽情怀
上编
  第一章  忠烈传家,儒学渊源
    一、出生背景
    二、尧舜故都
    三、解县故里
    四、儒雅家世
    五、身世考辨
  第二章  亡命涿郡,海角天涯
    一、仗义挥剑
    二、父母双亡
    三、跨州亡命
    四、相逢涿郡
    五、千古一拜
  第三章  步入军旅,初露锋芒
    一、南征北讨
    二、步入政界
    三、讨伐叛逆
    四、辗转任职
    五、董卓暴虐
    六、讨伐奸佞
    七、败绩高唐
  第四章  千回百折,英雄逆旅
    一、四战袁绍
    二、转战徐州
    三、交锋袁术
    四、困疲海西
    五、辕门射戟
    六、计斩杨奉
    七、剿灭吕布
  第五章  逗留许都,刀光剑影
    一、韬光养晦
    二、欲斩曹公
    三、密谋诛曹
    四、谁是英雄
    五、反出许昌
  第六章  羁寓曹营,矢志不泯
    一、兵败下邳
    二、讨伐袁绍
    三、亡归刘备
  第七章  汝南相会,重新聚义
    一、单骑千里
    二、重聚地点
    三、刀斩蔡杨
  第八章  寄寓荆州,蓄势待发
    一、计胜博望
    二、阖家团聚
    三、诸葛加盟
    四、创建水军
  第九章  刘孙联盟,赤壁交锋
    一、三赴隆中
    二、兵败当阳
    三、刘孙结盟
    四、赤壁之战
  第十章  执掌帅印,独镇荆州
    一、求督南郡
    二、向北拓地
    三、独镇荆州
  第十一章  明枪暗弩,荆州风云
    一、三郡争夺
    二、单刀俱会
    三、湘水协议
  第十二章  北伐襄樊,威震华夏
    一、荆州防卫
    二、拜封风波
    三、曹营内乱
    四、襄樊作战
  第十三章  内忧外患,饮恨千古
    一、南北夹击
    二、孙权毁盟
    三、兵溃麦城
    四、身后之事
下编
  第十四章  关羽的政治思想
    一、浓厚的正统观
    二、匡扶汉室的政治追求
    三、实践隆中对策,发动襄樊战役
  第十五章  关羽的军事思想
    一、关羽军事战略思维的“得”与“失”
    二、关羽在战术运用上的特点
  第十六章  关羽的人格魅力和名将风采
    一、超人之勇,口碑久远
    二、义薄云天,非凡气概
    三、坦荡磊落,心暾日月
    四、鄙薄利禄,惟圣惟贤
  第十七章  历史上的关羽之谜
    一、刘、关、张故里之谜
    二、刘、关、张家庭之谜
    三、关羽北伐之谜
    四、关羽使用兵器之谜
    五、关羽刮骨疗毒医者之谜
    六、刘备、关羽、张飞、孔明姻亲、血亲之谜
    七、刘备没给关羽封侯之谜
    八、刘备不发兵援荆州之谜
    九、荆州失陷之谜
    十、关羽陵墓之谜
    十一、“风雨竹”之谜
    十二、三国第一猛将之谜
    十三、刘、关、张驻屯新野之谜
    十四、传国玺之谜
    十五、赵云际遇刘备之谜
    十六、江陵沦陷之谜
  第十八章  关公文化的价值与时代意义
    一、关公文化的形成
    二、关公文化的精髓及性质
    三、关公文化的定义
    四、关公文化的三大魅力
    五、关公文化的五大价值
附录一  东汉桓、灵、献三帝及三国大事表(146--223年)
附录二  关羽年谱(160-220年)
附录三  关公崇拜历史发展年表
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精彩页/试读片段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人。关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名震敌国的大英雄、大丈夫,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是忠义的化身。根据史料记载,成年的关羽身材长大,雄壮威猛,说话梗亮有雄气。中年后,美须髯,稀疏满颐,面部有七痣,鼻准二痣尤大。宋徽宗宣和时《历代名臣册》中绘有关羽像:“系长目隆准,耸颧阔颊,美髭髯,面有黑子数点,朗若列星。”关羽喜欢读《左氏春秋》,有些章节都能背诵。史学家陈寿称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关羽骁勇善战,东汉末年称雄。曹操曾欲迁都以避其锐,孙权为子求婚以固其盟,孔明称其绝伦逸群。被敌对方的曹操、孙权两政治集团公认为“熊虎将”“万人敌”。得在
    对关羽面部肤色有两种说法:其一,《王世贞算洲续集》载:“髯而美姿,观白暂色。”元吴渊颖题画诗乃称“紫金焰眼赫玉面”。《解州志》载:圣容“面瘦长而白”。其二,《关夫子志》云:“都城旧有帝像,丹青家言先朝从大内传出者,面色正赤。”国综合各说可得出,关羽年轻时白暂而泛红,五十余岁后,面色才红赤。至于罗贯中笔下的关羽“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其基本轮廓与史书相类,不过是小说家的形象渲染之词了。
    关羽的一生是扬威立万、彪炳史册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他身上体现出的恪守封建伦理道德,尚义、善良、磊落、百折不挠和儒雅风度,以及视死如归的品格,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家庭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出生背景
    关羽,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公元160年8月13日),到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220年2月13日)遇害,享年六十一岁。”关羽之所以名播海内外,除民间传说的润色增饰,元杂剧中三国剧目、《三国志平话》、《三国志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渲染及宋朝以来的造神运动外,他作为英雄人物,义薄云天的忠义精神,雄壮威猛的武勇技艺,鄙视利禄的人格特征,坦荡磊落的博大胸怀,这些往往蕴含着人民大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寄托。关羽一个个、一串串不同凡响的举止及人民群众理想主义心理的交互作用,使他成为一个不朽的神话。
    关羽出生的时代,正值东汉王朝呈江河日下、土崩瓦解之势。常言道:“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无论当时的政治家还是后人,在探究东汉颓败、分析原因时都得出一致看法。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大发感慨地表达了这一共识:“先帝(刘备)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历史表明,一个朝代的倾覆,必然要葬送在一两个昏君的手里,东汉的灭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宫廷倾轧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同一朝代皇权的更替,关系社稷江山的永久传续,关系最高统治者意志、利益的继承,因此为历代最高统治者格外关注。从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开始,便有了传位于嫡长子的传统。然而把持后宫的皇妃、宦官及朝廷重臣出于权欲和自身利益的需要,凭借特权或结为私党,改变皇帝的旨意,也是常有的事。为防止老皇帝死后这些人不按遗旨办事,又有托孤大臣或设立储君——太子的做法。东汉末年,皇帝年幼,母权过重,舅权突出,嫡庶不辨,造成外戚干政,太后专权,皇位继承无序。在皇位继承中,反映出的腐败后宫和宦官制度导致宫廷几次政变,动摇了东汉王朝的大厦基础,加速了其衰败和灭亡。
    这一现象在东汉可追溯到汉安帝。宦官和后宫在干预皇权、争宠方面无所不用其极。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立贵人阎姬为皇后,然而阎皇后无子,皇妃李氏生皇子刘保(后来的顺帝),阎皇后性格嫉妒,怕日后失宠,于是鸠杀了李氏。等到确立刘保为太子后,阎皇后又怕日后刘保登基报复自己,就与安帝乳母王圣及宦官江京、樊丰等勾结,向安帝进谗言。安帝在延光三年(124年)又废掉了十岁的太子刘保。待安帝去世后,太后想长期把持朝政,一心要立年龄幼小的人当皇帝,就与其兄、掌管禁兵的阎显商议,拥立汉章帝刘怛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北乡侯刘懿为皇帝,阎太后临朝。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刚刚继位二百多天的刘懿病死,引发了新一轮对皇权的争夺与控制。受阎太后压制的宦官孙程、王康、黄龙等十九人发誓立刘保为皇帝。趁阎太后、阎显等还没决定新皇帝人选,杀死江京等,拥立十一岁的刘保为皇帝,史称汉顺帝。孙程等又矫诏杀死手握军权的阎显等人,夺得玉玺,迁阎太后于离宫。因为匡扶社稷的功劳,汉顺帝封这十九人为侯,为宦官专权开了先河。
    P3-5

最近浏览过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