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发育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解剖结构
一、肾
二、输尿管
三、膀胱
四、尿道
第二节 泌尿系统的组织结构
一、肾
二、排尿管道
第三节 泌尿系统的发生与先天畸形
一、泌尿系统的发生
二、泌尿系统常见先天畸形
第三章 泌尿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肾的血流灌注及特点
一、肾血流量的特点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和分泌的方式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浓缩
二、尿液的稀释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二、神经调节
三、体液调节
四、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第六节 肾清除率测定及功能评价
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第七节 尿的排放
一、输尿管的运动
二、膀胱逼尿肌的收缩
三、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四、排尿反射
五、排尿异常
六、尿流动力学测定
第八节 内分泌功能
一、肾的内分泌功能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
三、维生素D及其生理功能
第四章 泌尿系统的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
第一节 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体液平衡
二、水、钠代谢紊乱
三、钾代谢紊乱
四、钙、磷代谢紊乱
五、镁代谢紊乱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
一、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三、酸碱平衡紊乱分类及常用指标
四、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五、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六、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
一、急性肾衰竭
二、慢性肾衰竭
第四节 肾小球病理变化及相关疾病
一、肾病的临床表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常见肾小球疾病的病理描述
四、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肾小球肾炎
五、以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肾小球肾炎
六、其他肾小球疾病
第五节 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及相关疾病
一、常见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病理描述
二、急性肾小管损伤
三、间质性肾炎
四、肾皮质坏死
第六节 泌尿系统的常见肿瘤
一、常见的肾上皮性肿瘤
二、肾母细胞瘤
三、尿路上皮肿瘤
四、前列腺癌
第五章 以泌尿系统为靶点的药物及应用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发现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三、ACE/AngⅡ/AT1受体和ACE2/Ang(1-7)/Mas受体通路之间的平衡
四、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靶点及其药物的发现
五、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
第二节 利尿药
一、利尿药的概念
二、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与靶点
三、利尿药的分类
四、常用利尿药
第三节 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抑制药
一、SGLT2抑制药的发现
二、SGLT2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三、临床应用
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五、代表药物
第四节 低氧诱导因子稳定药
一、低氧诱导因子稳定药的概念
二、低氧诱导因子稳定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与靶点
三、常用低氧诱导因子稳定药
主要参考文献
中英文专业词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