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尿流改道术发展的历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位膀胱重建术
一、原位膀胱重建术的构思
二、关于原位膀胱重建术的最初适应证
三、Tizzoni和Poggi隐瞒手术预后的严重违规行为
四、第一次人体原位膀胱重建
五、去管化和折叠
六、抗反流
七、命名法
八、人造膀胱的历史
第三节 尿流改道术历史的里程碑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尿流改道术相关胃、小肠及结肠解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胃
第三节 小肠
第四节 大肠
一、盲肠
二、结肠
三、直肠
第五节 大肠的血液供应
第六节 肠管的选择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盆底和下尿路解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骨盆
一、骨盆骨
二、盆腔肌肉
三、盆筋膜
四、盆筋膜间隙
第三节 盆腔血管
一、动脉系统
二、静脉系统
第四节 淋巴系统
第五节 神经系统
第六节 盆腔脏器
一、膀胱
二、输尿管
三、前列腺
四、子宫
五、直肠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尿流改道术去管化与非去管化的机制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建新膀胱时的物理和生理考量
一、几何形状
二、新膀胱容积与压力
三、不同肠段的选择和生理结构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尿液对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液对肠道黏膜的影响
一、尿液对肠道黏膜组织形态的改变
二、尿液对肠道黏膜分泌功能的改变
三、尿液对肠道吸收、代谢的影响
四、尿液对新膀胱黏膜肿瘤发生的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篇 技术篇
第六章 尿流改道术的命名分类与选择决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改道术的命名分类
一、经腹部皮肤造口的尿流改道术
二、经肛门的尿流改道术
三、经尿道的尿流改道术
第三节 尿流改道术的选择决策
一、腹腔内还是腹腔外尿流改道
二、吻合器的使用
三、原位新膀胱的构建方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肠管的选择及术前准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肠管的选择
第三节 术前准备
一、术前评估
二、肠道准备
三、造口位置
第四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一、回肠通道术对比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比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输尿管吻合技术和抗反流技术在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输尿管吻合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输尿管组织的血运
二、无张力吻合
三、精细吻合
四、后腹膜化
第三节 输尿管小肠吻合的方法
一、非抗反流式吻合方法
二、抗反流式吻合方法
第四节 输尿管结肠吻合的基本方法
一、Leadbetter-Clarke法
二、Goodwin法
三、Strikler法
四、Pagano法
第五节 输尿管肠吻合术的并发症
一、尿漏
二、狭窄
三、肾盂肾炎
四、肾功能减退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可控尿流改道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可控尿流改道术的发展及现状
二、可控尿流改道术的临床展望
三、小结
第二节 原位新膀胱术
一、概述
二、原位新膀胱的构建原则及患者选择
三、保留术后控尿功能的关键解剖及手术技术
四、回肠储尿囊术式
五、胃、结肠和回肠储尿囊术式
第三节 经皮可控尿流改道术
一、可控性回肠膀胱术
二、MainzⅠ式储尿囊
三、Indiana储尿囊
四、其他
第四节 经肛门可控尿流改道术
一、MainzⅡ式储尿囊(Sigma直肠储尿囊)
二、其他
第十章 不可控尿流改道术
第一节 概述
一、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二、回肠通道术及结肠通道术
第二节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三、手术步骤与要点解析
四、术后管理
五、并发症及处理
六、术式评述
第三节 回肠通道术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三、手术步骤与要点解析
四、术后管理
五、并发症及处理
六、术式评述
第四节 结肠通道术
一、概述
二、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三、手术步骤与要点解析
四、术后管理
五、并发症及处理
六、术式评述
第十一章 机器人手术在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器人手术行尿流改道术
一、体位与穿刺套管
二、机器人辅助回肠通道术
三、机器人辅助原位新膀胱术
四、并发症及处理
五、注意事项
第三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一、体腔外尿流改道术
二、体腔内尿流改道术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二章 完全体腔内构建技术在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完全体腔内尿流改道术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
一、体腔内肠管的截取和吻合
二、新膀胱输入袢的构建
三、体腔内输尿管与肠管吻合
四、体腔内储尿囊的构建、新膀胱与输尿管及尿道的吻合
第三节 完全体腔内尿流改道术的预后
一、围手术期预后
二、肿瘤学预后
三、功能学预后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三章 尿流改道术后再次改道的决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改道术后再次改道的病因学
第三节 尿流改道术后再次尿流改道的临床决策
一、尿流改道术后再次进行改道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再次尿流改道的手术前评估
三、再次尿流改道的手术策略
四、多学科诊疗模式在再次尿流改道中的作用与意义
五、输尿管-肠管吻合口狭窄的治疗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十四章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麻醉、消毒、体位、套管位置与术者站位
一、麻醉方式
二、消毒方式
三、手术体位
四、套管位置
五、术者站位
第三节 经阴道或肛门取标本常用方法
第四节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不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一、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取标本的腹腔镜下女性前盆腔脏器切除术
回肠通道术
二、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取标本的腹腔镜下女性前盆腔脏器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三、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取标本的腹腔镜下女性保留子宫及双附件
膀胱切除术+回肠通道术
四、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取标本的腹腔镜下女性保留子宫及双附件
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五、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下男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第五节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第六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七节 小结
第十五章 儿童尿流改道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回肠膀胱扩大术+Mitrofanoff术
一、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手术步骤与要点解析
三、术后管理
四、并发症及处理
五、术式评述
第三节 儿童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一、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手术步骤与要点解析
三、术后管理
四、并发症及处理
五、术式评述
第四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五节 小结
第十六章 女性原位新膀胱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三节 手术步骤与要点解析
一、女性盆腔解剖特点与手术策略
二、女性膀胱切除术
三、女性原位新膀胱的构建
第四节 术后管理
一、围手术期管理
二、出院后管理
第五节 女性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
一、术后尿失禁
二、术后尿潴留
三、新膀胱-阴道瘘
第六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七节 小结
第十七章 肾移植术后尿流改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三节 手术步骤与要点解析
一、手术步骤
二、要点解析
第四节 术后管理
第五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六节 小结
第十八章 尿流改道术中的特殊器械及其在手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特殊器械在术中的应用
一、输尿管支架管
二、切口保护套
三、直线切割吻合器
四、手术缝线
第三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篇 康复篇
第十九章 原位新膀胱术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并发症及处理
一、新膀胱肠瘘
二、新膀胱阴道瘘
三、尿失禁
四、排空障碍
五、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
六、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
七、新膀胱结石
八、泌尿系感染
九、上尿路损害
十、代谢紊乱
十一、新膀胱破裂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章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并发症及处理
一、泌尿系感染
二、尿瘘
三、输尿管皮肤吻合口狭窄
四、刺激性皮炎
五、尿路结石
六、肠梗阻
七、肾积水
八、肾功能障碍
九、其他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一章 回肠通道术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并发症及处理
一、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
二、肠梗阻
三、吻合口肠瘘
四、回肠皮肤造口狭窄
五、泌尿系感染
六、尿漏
七、肾积水
八、造口缺血坏死
九、结石
十、电解质紊乱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二章 可控尿流改道术并发症及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并发症及处理
一、早期并发症
二、远期并发症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三章 尿流改道术后肾功能、电解质与代谢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改道术后的肾功能及代谢改变
一、尿流改道术对肾功能影响
二、尿流改道术后电解质与代谢改变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四章 加速康复外科在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加速康复外科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一、术前阶段
二、术中阶段
三、术后阶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五章 尿流改道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活质量评估工具
一、膀胱癌指数BCI
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三、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BL
第三节 不同尿流改道术后生活质量
一、原位新膀胱术
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三、回肠通道术
四、经皮可控尿流改道术
第四节 尿流改道术对性功能的影响
第五节 尿流改道术后的健康教育
第六节 小结
第二十六章 尿流改道术营养评估及相关术后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改道术的营养管理
一、尿流改道患者术前营养评估
二、尿流改道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三、尿流改道患者术后长期营养问题及管理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七章 尿流改道患者的心理改变及干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患者的心理改变及干预
一、患者的心理改变
二、手术后的心理适应
三、心理干预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八章 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护理及造口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针对围手术期造口的管理
一、一般护理
二、术前护理
三、回肠通道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前准备
四、一般术后护理
五、回肠新膀胱的术后护理
六、回肠通道术后造口护理
七、尿流改道术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八、患者健康教育
第三节 小结
第二十九章 尿流改道术后继发性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改道术后的继发性肿瘤特点
一、不同类型尿流改道术后继发性肿瘤风险、发生部位、病理及发病机制
二、尿流改道术后继发性肿瘤的可能危险因素
三、尿流改道术后继发性肿瘤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随访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篇 探索篇
第三十章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在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组织工程在尿流改道术中的探索
一、支架材料
二、种子细胞
三、生长因子
第三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一、临床现状
二、展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十一章 原位新膀胱术的尿流动力学与盆底重建的思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
一、尿流动力学概述
二、自由尿流率
三、膀胱压力测定
第三节 原位新膀胱术后尿流动力学主要特点
一、原位新膀胱的自由尿流率
二、原位新膀胱的容量及顺应性
三、原位新膀胱的感觉
四、原位新膀胱的不自主收缩
五、原位新膀胱的排尿期功能
第四节 原位新膀胱术盆底重建技术
一、原位新膀胱术盆底重建术关键点
二、原位新膀胱术盆底重建相关技术
三、原位新膀胱术盆底重建并发症
第五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六节 小结
第三十二章 原位新膀胱的神经反射及功能性影像学的探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位新膀胱的神经反射及功能性影像学研究
一、尿流动力学
二、H反射
三、功能磁共振成像
第三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十三章 妊娠和尿流改道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改道术对妊娠的影响
一、尿流改道术现状
二、尿流改道术后合并妊娠的相关并发症
第三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一、泌尿临床现状与展望
二、产科临床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十四章 尿流改道术对人体微生物组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尿流改道术与微生物组学的研究
一、膀胱癌与微生物组学
二、尿流改道术后影响微生物组学的因素
第三节 临床现状与展望
一、尿流改道术后的菌尿与肠道防御
二、尿流改道术后的菌尿治疗
第四节 小结
索引
资源32缝合储尿囊
资源33输尿管并腔与新膀胱吻合
资源34新膀胱与后尿道吻合
资源35冲洗截取的肠管
资源36恢复肠管的连续性
资源37邢氏新膀胱输入袢的构建
资源38肠管去管化
资源39缝合新膀胱后壁
资源40新膀胱折叠成球形
资源41储尿囊后壁和尿道的吻合
资源42双输入袢内置入单J管
资源43缝合储尿囊前壁
资源44腹腔镜下Mitrofanoff术(阑尾流出道)
资源45小儿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