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路径
第一章 中西政治合流与儿童意象重塑
一、西方政治哲学中儿童的发现与独立
(一)城邦的儿童
(二)家庭的儿童
(三)独立的儿童
二、中国天命政治里的“父—子”秩序
(一)传统“政”“治”的词源定调
(二)王制与帝制政治的“天命”所系
(三)天命哲学中的“父—子”隐喻
三、“父—子”倒置与儿童革命意象形成
(一)清末危机以来波澜迭起的革命思潮
(二)革命思潮雕琢出儿童革命意象
(三)儿童公育思潮兴起与传统家庭伦理的被批判
第二章 民国时期无产儿童的苦难图景
一、农村无产儿童的走投无路
(一)破产农民家庭儿童的童年自述
(二)童养媳的哀愁与不幸
(三)灾童的被卖与被弃
二、城市无产儿童的苦谋生计
(一)被资本盘剥的童工
(二)竭力挣扎的苦力儿童
(三)风雨无阻的童贩
(四)劳无闲暇的学徒
(五)漂无定所的流浪儿童
三、无产儿童的自发抗争
四、阶级革命儿童观诞生与共产主义儿童运动初兴
第三章 革命根据地的共产主义儿童运动政策
一、首次共产主义实验的先觉:苏区儿童运动政策
(一)从起义到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主义实验的兴衰
(二)苏区儿童运动政策的试误与调适
二、集党政期待与民族道义于一体:抗日根据地儿童运动政策
(一)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总体战略方针的筹谋
(二)抗日根据地儿童运动政策的转向与稳定
三、自卫战争与土地革命的追随:解放区儿童运动政策
(一)从谈判到决战:解放区扩大巩固的设计与胜利
(二)解放区儿童运动政策的重定与规范
第四章 儿童团与儿童革命意志锻造
一、共产儿童团及其运作机制
(一)组织结构
(二)核心使命
(三)运作机制
二、抗日儿童团及其运作机制
(一)组织结构
(二)核心使命
(三)运作机制
三、解放区儿童团及其运作机制
(一)组织结构
(二)核心使命
(三)运作机制
第五章 儿童运动与学校教育“协助运动”
一、苏区儿童运动与学校教育“协助运动”历程的开启
(一)宣传教育阶段
(二)“协助运动”开启阶段
二、抗日根据地儿童运动与学校教育“协助运动”的扩展
(一)纵向时间
(二)横向内容
(三)以陕甘宁边区为模范的“协助运动”
三、解放区儿童运动与小学教育“协助运动”的深化
(一)发展与改造
(二)斗争与生产
(三)整顿与恢复
第六章 儿童团与革命实践规约
一、革命立场的三次转变
(一)打倒军阀建立苏维埃
(二)痛恨“鬼子”赞英雄
(三)“打倒老蒋”迎解放
二、组织纪律高于世俗关系
(一)组织纪律高于家庭伦理
(二)组织纪律高于政治身份
三、阶级斗争是主旋律
(一)“打倒土豪劣绅”闹革命
(二)“捉懒汉”促生产
(三)“诉苦刨根”勇翻身
四、日常生活的革命军事化
(一)共产儿童团的日常活动与苏维埃革命运动
(二)抗日儿童团的日常生活与抗日根据地民主运动
(三)解放区儿童团的日常生活与解放区生产运动
第七章 儿童运动规模与乡土社会改造
一、苏区儿童运动规模初兴
二、抗日根据地儿童运动规模扩张
三、解放区儿童运动规模发展
四、儿童运动与传统差序格局重塑
结语 对1927—1949年中国共产主义儿童运动的思考
一、从儿童对共产主义儿童运动接纳的视角思考
二、从共产主义儿童运动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视角思考
三、从国共两党领导儿童运动能力的视角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