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晚期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性质的指责
第一节 生产性的个人依然是抽象的个人
一、马克思有一个关于人的理论想法
二、马克思所理解的存在就是生产过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改造世界与解释世界具有相同的存在论性质
二、站在人的平面上对存在的平面的一瞥
第二章 主体性哲学的实践误区及其出路
第一节 时代困局:“进步强制”及其危险
一、“进步强制”的存在论性质与人类自身毁灭的危险
二、真正的危险:人类根基持存性的丧失
第二节 思想居所的革命:突破主体性哲学的根本路向
一、主体性哲学基本建制的困境
二、“识-在”植根于此-在之中与思想居所的革命
第三章 从本-有而来:海德格尔主体性哲学批判思想的来历
第一节 “转向”的二重性与作为海德格尔思想核心的“本-有”(Er-eignis)
一、“转向”的二重性
二、从“本-有”而来
第二节 从集-置到本-有
一、集-置作为天命
二、集-置作为救渡以及世界的发生
三、集-置作为“本-有”
四、泰然让之:从本有而来的等待和让予
第三节 人的本质性转变及与存在本身的相互归属
一、人的本质转变对于技术的天命转变的意义
二、同一性与人和存在的相互归属
三、转投、跳越作为“本-有”
第四章 本有之思的理论启示与症结
第一节 从本有之思而来的启示
一、重现主体性哲学的存在论根基
二、从本有之思而来的批评的警示意义
第二节 本有之思的内在理论症结
一、没有重视感性对象性生活动的源始性
二、没有区分真正的人的优先性与异化的生产的优先性
三、没有区分真正的人道主义与极端主体性的人道主义
四、本有之思忽视了一般人类历史
第五章 误解之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与内涵
第一节 感性活动:在哲学批判中生成
一、存在在本质上乃是作为事实的感性活动
二、“感性活动”是从旧哲学回撤的核心成果
三、在原则高度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节 感性活动:在异化劳动批判中奠基
一、从异化劳动向感性活动的还原
二、对作为感性活动的劳动本质的确证
三、唯物史观基石的确立:从异化劳动到作为感性活动的劳动
第三节 感性活动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开启和演进
一、劳动创生人类社会
二、旧唯物主义无法真正把握社会和历史
三、自发分工是异化劳动得以发生的根据
第四节 基于感性活动原则的共产主义:真正的人道主义
一、私有财产的扬弃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的关联
二、共产主义的科学人道主义性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