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南三红日和暖 蓝田璞玉生烟
因果语文 雕琢大写的人
让语文生动 让学习生动
永葆少年心 栽花育桃李
数学
浪漫不落窠臼 真爱念念不忘
明察数学规律 真爱铸就英才
趣味数学 熠熠生辉
英语
“沉浸式”英语教育让教学相长
英文之美
水滴有声 必有回响
物理
小华传奇 青蓝传说
守护“悟理” 坚持真理
魅力物理 趣味无穷
化学
洪涛经变野 均赋征化学
巧思笃行 兰心蕙质
生物
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一生挚爱 缘起三中
政治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
我们的青春
历史
扎根教育创品牌 向史求真育人才
夯实历史沃土 厚植育人初心
坚守教育初心 勇担育人使命
地理
以钟灵毓秀 论纵横经纬
让大自然的光和热 投射入地理的课堂
信息技术
来场曲线的浪漫旅行
真心付出 成就彼此
体育
五十年时间 光阴变成了故事
音乐
睁眼“看”音乐
心理健康
静心等待 看见花开
后记
2021年8月,学校安排我担任2022届高三理科特训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韦屏山校长在微信工作群里把我们年级命名为“奇兵”,我回了一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韦校长的回复:“知我者,蓝玉也。”于是,我们班以“奇兵1921”命名。一则,我们班是2019级21班;二则,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华民族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我希望“奇兵1921”能够出奇制胜,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南宁三中力量。
虽然非常清楚家长、学校、社会对高考成绩的期待,但我还是决定开设一些看似与高考无关,但富有语文学科特色的班本课程,以此链接师生的心灵。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素质中存在结构性失衡,基础知识的教育过度,而高级素养(关键能力)特别是“超级素养”的培育不足。什么是“超级素养”?21世纪社会竞争加剧、不确定性加大,唯有“创新”“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变局。创新能力是智慧(智商)的集中体现,意味着“聪明的脑”;合作能力是情商的集中体现,意味着“温暖的心”。因此,我在班本课程中以专题探索来突破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难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期望学生同时拥有“聪明的脑”和“温暖的心”。我给这门课程起名为“奇兵悦读”,总共做了10期(详见下表)。
第1—3期的课程中规中矩,稳步推进,从第4期开始高潮迭起。掀起浪潮的是信息学奥赛银牌得主周彦丞同学。在第4期,他把“奇兵悦读”心得“卷”出了5862字的新长度,他从学术、言论、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坚信“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国家的建设,蜿蜒的中国巨龙,必将涤荡所有黑暗”!这篇文章让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因为自己能够走入这些胸怀大志的年轻人的青春感到荣幸,更因为有如此优秀的学生感到无比自豪。时至今日,周彦丞的理性精神和爱国情怀依然让我心生敬意。
在第6期,陈雄萍同学让我从此能够从容面对衰老。她说:“天有四时,人亦有四季。人们习惯于赞美活力无限、前途光明的少年、青年,却鲜少歌颂稳重、睿智的中年、老年。事实上,衰老并不仅仅代表疾病缠身、白发染头、老眼昏花,也可以是岁月的打磨、时间的积淀。许多老者不以衰老为虑,而是以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悦纳人生的冬季,不因年老弃志,不因体弱怠惰,依然拥有一颗矢志不渝、敢拼敢试、热爱生活的青春之心。所以,当岁月逐渐流逝、银丝悄然冒出时,别大惊小怪,别焦虑痛苦,记得这是自然规律,正如天要下雨、水要结冰一样平常。”
在第9期,我们领略了全班同学的家乡文化。廖宁同学家乡久负盛名的古典鸡、母爱满满的豆腐酿,让我们馋出口水。一句岑溪土话“跌落床地底都记得,转屋的第一件事豆系(就是)叫阿妈煎豆腐酿”,让课堂爆发出欢笑。韦东良同学的家乡在上林,号称“北回归线上的明珠”,也是“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那里是“壮族三月三”的发祥地,也有“唐宋金都”的称号。上林有一处叫“淘金乐园”的景点,大门旁有彩色塑像,是一群非洲人和中国人围在篝火旁跳舞,一派和睦的景象。韦东良同学说:我有些好奇,当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同体真正建成之时,还会不会有人为了自己的私欲和贪念,铤而走险地去非法淘金呢?但愿我们都能够克服贪念,不为金钱舍弃情义与理想,而是为高尚的理想不懈奋斗,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