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低阶煤的资源特点与常见加工利用方式
第一节 我国低阶煤资源特点
一、我国低阶煤赋存分布
二、我国低阶煤的煤质特点
三、开发低阶煤利用技术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低阶煤常见加工利用方式
一、用作燃料
二、干燥提质
三、热解(干馏)提质
四、低阶煤气化
五、褐煤成型
六、直接液化
七、溶剂抽提
八、无灰煤技术
九、热溶催化转化工艺
十、制备吸附剂
十一、制备水煤浆
第三节 低阶煤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政策
二、水资源
三、煤气化技术
四、单位能耗
五、其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低阶煤气化技术特点及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 低阶煤用作气化原料的优势
第二节 低阶煤气化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一、固定床气化
二、流化床气化
三、气流床气化
第三节 低阶煤气化技术工业化进程
一、低阶煤气化技术工业化开发概况
二、中国科学院灰熔聚气化技术
三、U-gas气化技术
第四节 低阶煤气化技术的前景分析
一、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
二、巨大应用市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低阶煤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H2O/O2反应气氛
第二节 气化温度
第三节 气化压力
第四节 挥发分-半焦相互作用
第五节 其他因素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低阶煤气化过程中H2O/O2协同作用宏观特征
第一节 气化过程及褐煤转化率增幅
一、原料特性
二、气化过程
三、褐煤转化率及其增幅
第二节 氧化反应对水蒸气气化反应协同作用宏观特征
一、氧化反应对水蒸气气化反应协同作用的发现及方向分析
二、氧化反应对水蒸气气化反应协同作用的进一步验证
第三节 氧化反应对水蒸气气化反应协同作用的宏观动力学特征
一、气流床中水蒸气气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二、流化床中水蒸气气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低阶煤气化过程中H2O/O2协同作用机制
第一节 氧化反应对水蒸气气化半焦物理结构的影响
一、气化半焦物理结构的表征测试条件
二、添加氧气前后气化半焦物理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氧化反应对水蒸气气化半焦官能团的影响
一、不同气氛下半焦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二、不同气氛下半焦的拉曼分析
三、不同气氛下半焦的窄谱扫描XPS-O1s谱图
第三节 氧化反应对水蒸气气化反应机理的影响
一、氧交换机理和水蒸气解离吸附机理的一致性
二、协同作用下的氧交换机理和水蒸气解离吸附机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低阶煤气化过程中H2O/O2协同作用的规律
第一节 反应器类型对促进作用的影响及分析
一、不同反应器中添加氧气前后胜利褐煤转化率的变化
二、不同反应器中水蒸气传质速率分析
三、不同反应器中水蒸气气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四、挥发分-半焦相互作用分析
第二节 气化温度对促进作用的影响及分析
第三节 水蒸气浓度对促进作用的影响及分析
第四节 氧气浓度对促进作用的影响及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低阶煤流化床气化动力学及反应器模型
第一节 低阶煤气化动力学
一、均相模型
二、未反应收缩核模型
三、混合模型
四、随机孔模型
五、气化机理模型
六、分布活化能模型
七、幂函数模型
八、半经验模型
第二节 低阶煤气化反应器模型
一、夹带流反应器
二、流化床反应器
三、流化床-固定床反应器
四、常压/加压热重分析仪
五、丝网反应器
六、其他反应器
第三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H2O/O2协同作用下低阶煤气化过程建模分析
第一节 低阶煤气化反应器建模影响因素分析
一、煤灰熔融结渣性及其对气化温度的影响
二、气固相流动特点
三、反应区域划分及各区域动力学分析
四、热量传递模型与能量衡算
第二节 低阶煤气化反应器建模过程分析
一、协同作用影响下的气固相反应模型
二、协同作用影响下的气固相流动模型
三、协同作用影响下的反应分区及各区动力学
四、褐煤转化率及煤气组成的计算
第三节 模型的求解
一、模型中未知参数的求解
二、分区域模型求解
第四节 模型的应用
一、胜利褐煤熔融结渣性预测及适宜气化温度的确定
二、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三、模型对不同气氛下褐煤气化的预测
四、模型对不同停留时间下褐煤气化的预测
五、模型对不同粒径褐煤气化的结果预测
六、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低阶煤流化床气化中试过程分析
第一节 低阶煤流化床气化炉温炉压波动研究
一、中试气化原料和工艺
二、炉温波动分析
三、炉压波动分析
四、煤灰中碳含量分析
第二节 气化剂量对流化床工业气化过程炉温炉压的影响
一、水蒸气量对炉温的影响
二、氧气量对炉温的影响
三、水蒸气量和氧气量对炉压的影响
第三节 流化床工业气化试验工艺计算过程分析
一、工艺计算界区
二、物料衡算
三、热量衡算
四、工艺过程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低阶煤流化床气化工业试验
第一节 低阶煤熔融特性及适宜气化温度的确定
一、化学组成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二、SiO2-Al2O3型矿物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三、预测煤灰熔融温度的新方法及其对低阶煤的预测
第二节 工业试验过程及氧气量和加煤量变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试验中炉温稳定性分析
第四节 工业试验中炉压稳定性分析
第五节 工业试验灰渣残碳和煤气成分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